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僅反映作者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我們知道章魚擁有驚人的視覺系統和超敏感的吸盤。我們甚至瞭解到它們能聽見聲音。但是,科學界對它們的嗅覺卻鮮有關注。而新的研究表明,章魚的嗅覺系統可能在章魚的生命週期中發揮重要作用——尤其是在交配方面。
一篇關於該主題的新綜述論文的作者寫道:“它們擁有發達的嗅覺器官,但迄今為止,關於其工作原理幾乎一無所知。”該論文於本月早些時候線上發表在《普通與比較內分泌學》雜誌上。
像陸地上的我們一樣,章魚透過漂浮的分子來探測“氣味”——只是它們的分子恰好存在於鹽水溶液中。包括章魚在內的水生軟體動物,其嗅覺結構和途徑與陸生同類相似,這表明該系統具有重要的進化根源。
支援科學新聞事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事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然而,章魚並不完全像你我一樣有鼻子。那麼,它們是如何捕捉氣味的呢?科學家們在章魚外套膜上的小“凹陷”中發現了化學感受器,可以探測來自遙遠來源的氣味。(另一方面,它們的吸盤配備有化學感測器,可以“品嚐”它們接觸到的物體中的化合物。這些靈活的“味覺器官”非常有用:“章魚使用觸手來探索和探測觸覺和化學感覺資訊,發揮著‘天然生物感測器’的作用,”論文作者寫道。)
在短暫的一生中,章魚的大部分時間都專注於獲取食物——並將食物轉化為身體質量。只有在生命的最後幾個月(在某些情況下可能只有幾周或幾年),章魚的興趣才會轉向愛情——或者至少是繁殖。最近的研究表明,某種程度上,嗅覺器官是導致章魚從生長轉向繁殖的部分原因。碰巧的是,章魚中樞神經系統中的嗅覺葉位於視腺附近,而視腺與性成熟以及繁殖後快速衰老這種奇怪但不可避免的現象有關。例如,切斷視神經可以刺激雌性章魚進入性成熟,研究人員指出,考慮到“在野外,這種效應可能與O. vulgaris[普通章魚]雌性的生活史有關,它們會離開淺而明亮的水域,前往更深更暗的水域產卵”,這很有道理。研究人員在該神經系統區域發現了三種與新陳代謝和繁殖平衡相關的指示性肽。
研究人員還認為,雌性章魚從生長期過渡到生殖期時,大腦的這個中心可能會將其嗅覺從食物(產卵後雌性章魚幾乎或完全不進食)調整到性伴侶的氣味上。
但是,符合條件的章魚聞起來到底是什麼味道,仍然是科學之謎。
想了解更多關於章魚的奇異世界,請參加以下兩個即將舉行的活動:書籍與啤酒活動,將於10月25日舉行;以及Nerd Nite活動,將於10月30日舉行。如果您無法參加,請檢視《章魚!海洋中最神秘的生物》。
插圖由伊萬·菲利普森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