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作者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章魚可能很迷人,但沒多少能真正照亮房間。
然而,一位富有進取心的設計師已經找到了如何將來自稀有發光深海章魚的細菌重新用於陸地照明的方法。以時尚的燈具形式——無需電力。[見下方影片。]
受發光生物波的啟發,荷蘭埃因霍溫設計學院的研究生特蕾莎·範·東根試圖將這種機制引入室內。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 訂閱來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透過購買訂閱,您將有助於確保有關塑造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在她的探索中,她發現了章魚。
幾乎所有的章魚都可以改變顏色甚至反射率,但很少有物種是真正具有生物發光性的,這意味著,像螢火蟲一樣,它們可以發出光。在章魚的情況下,這種光來自生活在它們身上的專門進化的細菌。
範·東根與代爾夫特理工大學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的研究生合作,他們分離出了發光的章魚細菌光桿菌,從而能夠開始將活的生物整合到可用的設計中。
對於這個燈,細菌被裝在一個長長的玻璃管中,“一半裝有‘人造海水培養基’”,範·東根在其網站上解釋說。透過運動啟用,細菌無需電力即可發光。相反,這個燈,像一個移動裝置一樣懸掛,有兩個配重,只要偶爾推一下,就會保持燈的運動——以及細菌的發光。
問題在於,細菌在這種孤立的環境中只能存活這麼久。據Co.Design報道,目前這個燈只能工作幾天。
範·東根曾就讀於阿姆斯特丹大學的生物學專業,她沒有描述哪種章魚提供了細菌。但已知具有生物發光的少數章魚物種之一是發光吸盤章魚(Stauroteuthis syrtensis,如上圖所示),它生活在黑暗的深海北大西洋,地表以下500至4000米處。
這個名為 Ambi 的燈目前是一個單獨的設計作品,旨在“視覺化研究如何利用自然作為能源”,範·東根在其網站上寫道
然而,她報告說,她在代爾夫特理工大學的同事“目前正在努力延長[細菌]群體的壽命,以用於可能的下一代 Ambi。”
“我的目標是簡化設計,創造一種家庭用活燈,只需要像普通盆栽植物一樣少的護理,”她告訴Co.Design。
這似乎是個好主意。
Teresa van Dongen 的細菌燈 Ambio,來自Teresa van Dongen,在Vimeo上。
瞭解更多關於章魚如何啟發奇怪的新技術,請閱讀《章魚!海洋中最神秘的生物》。
插圖由伊萬·菲利普森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