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作者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也許我們不應該再為吃章魚而感到內疚了。章魚也會吃其他章魚。而且,這種行為首次在野生的普通章魚身上被拍攝到——三次。
在實驗室環境中,同類相食的行為是眾所周知的。這也是章魚在圈養環境下難以飼養和研究的原因之一,因為它們需要單獨的魚缸。而且,在其他章魚的胃裡發現章魚碎片後,科學家們已經知道,這種情況至少在野外偶爾也會發生。
研究人員在西班牙維戈研究我的書時,我得以參觀他們的實驗室。他們在一個為期兩年的章魚分佈研究中,拍攝到了三隻不同的普通章魚(Octopus vulgaris)以同類為食的畫面。所有的章魚晚餐都是在西班牙加利西亞的維戈海岸12米至18米處觀察到的。這項驚人的發現已在本月早些時候線上發表於《比較心理學雜誌》上的一篇論文中。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工作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有關於當今世界塑造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在第一個例子中,一名潛水員從一個洞穴的入口處移開了石頭,在裡面發現了一隻重約2公斤的雄性章魚正在享用一隻不到半公斤的已死章魚。這隻雄性章魚在用餐時被嚇了一跳,將它的手臂舉過頭頂,將所有的吸盤暴露給潛水員。儘管如此,它還是抓著自己的晚餐,直到偷偷溜到附近的岩石上進行偽裝,並呈現出凸起的紋理外觀。
在第二個影片中,一位潛水員發現了一隻更大的雄性章魚,重約2.2公斤,在它的網膜下慢慢地用手臂抱著另一隻章魚(重約0.54公斤)。但這個受害者還沒有死。“潛水員意識到獵物還活著,因為它在捕食者的一對手臂之間戳動並移動了它的一隻手臂,”研究人員在他們的論文中描述道。當遇到潛水員時,捕食的章魚“張開了手臂,讓較小的章魚逃脫了,”他們指出。
第三段影片顯示,一隻重約1.8公斤的雌性章魚躲在自己的洞穴裡,並用石頭堵住了洞口。這隻雌性章魚一直在吃獵物的觸手,這隻死去的章魚大約重三分之一公斤——儘管她自己也失去了一些觸手尖。
這些令人驚歎,甚至有時令人毛骨悚然的觀察結果表明,章魚即使有其他更溫順的食物選擇(如貽貝),也會選擇章魚大餐。但是,正如作者所指出的,即使是更溫順的貽貝,也要比一隻較小的章魚花費更多的能量來獲取同樣多的肉。而且,科學家們指出,章魚肉每盎司的蛋白質含量比貽貝高。
此外,章魚捕食者在帶回獵物後,會用石頭封住自己的洞穴入口。這使得吃章魚的章魚可以在相對安全和隱私的情況下進食——這是比起必須敲碎和搬運較小的雙殼類動物,一次捕獲一個大型獵物的另一個優勢。
在許多章魚物種中,已知較小的雄性章魚在交配期間容易受到較大的雌性章魚的攻擊。例如,今年早些時候,研究人員描述了日間章魚(Octopus cyanea)交配後,較大的雌性章魚會勒死雄性章魚,並將其拖到自己的洞穴(據推測是變成晚餐)。
這些普通章魚是透過窒息還是透過毒液殺死它們的同類,還有待觀察。
在《章魚!海洋中最神秘的生物》中閱讀更多關於章魚驚人行為的內容。
插圖由伊萬·菲利普森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