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亞當·科爾直視鏡頭,他是NPR網路系列節目臭鼬熊的主持人,他感嘆道:“很明顯,我永遠無法與猿類進行真正的人類式對話。”
在他的簡短而非常有趣的影片中,科爾總結了數十年來旨在教猿類人類語言的研究,我們被告知,所有這些研究都毫無結果。但這段影片實際上向我們展示了普通人(和許多科學家)對語言的理解是多麼的少。在某個時候,科爾叫他的狗坐下,狗就坐下了。他告訴我們,這並不能證明狗懂英語。
但實際上是的。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今天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狗的行為向我們表明,它能夠理解坐下的簡單概念,能夠區分“坐下”的口頭訊號與其他口頭訊號,並且能夠將兩者聯絡起來。這不是火箭科學,不是魔法,也不是擬人化。這只是詞彙學習的工作方式。
在德國萊比錫馬克斯·普朗克進化人類學研究所進行的研究中,一隻名叫里科的邊境牧羊犬被教導了200個單詞的含義。它甚至可以使用排除法來弄清楚不熟悉的單詞:如果它已經知道“球”這個詞,而它的訓練員向它展示了一個球和一根棍子,並告訴它去拿“棍子”,它就會把棍子拿來。即使一個月沒有聽到新詞,它也能記住新詞。
最近,另一隻名叫蔡瑟的邊境牧羊犬學會了驚人的 1,022 個單詞,正如 2011 年 2 月在同行評審的科學期刊《行為過程》中報道的那樣。倭黑猩猩坎齊由心理學家蘇·薩維奇-朗博訓練,他充分且反覆地展示了他對 3,000 多個詞符(詞語符號)的瞭解。在烏干達進行的野生黑猩猩手勢交流的長期研究中,蘇格蘭聖安德魯斯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猿類透過大約 66 種不同的手勢相互交流。許多這些手勢已在圈養和野外的其他黑猩猩地點被記錄下來。
但我向您保證,沒有狗(或猿類)會學會“細菌”、“經濟”或“原子”的單詞、詞符或手勢。它們可能能夠聽到或看到它們之間的差異,但它們所代表的概念超出了它們的概念能力。您無法學習您無法理解的事物的單詞。
關鍵所在
但科爾的想法是以人類彼此交談的方式——用句子——與猿類交談。他指出,一隻名叫尼姆·欽普斯基的黑猩猩簽出的最長“句子”是“給我橙子吃給我橙子吃給我你。”
尼姆的句子不僅缺乏概念上的複雜性,而且缺乏語法上的條理性。這就是人類語言與其他物種的交流系統不同的地方。我們的語言由名詞、動詞、形容詞、副詞、介詞等詞類組成。我們修改詞序和詞尾以建立不同的時態,以便我們可以描述過去發生的事件或來自未來的虛構事件。這種語法上的複雜性在兒童發育的早期就出現了,從生命的第二年開始,並在生命的第三年全面爆發。迄今為止,沒有非人類動物表現出構建具有三歲人類兒童典型語法複雜程度的句子的能力。
人類之所以能夠理解複雜的概念併產生語法上覆雜的言語,有兩個原因。第一個是我們異常大的大腦。要了解人類大腦有多大,請考慮我們的所謂腦化商數 (EQ) 與其他物種相比如何。腦化是將神經組織定位在生物體前部(頭部)的趨勢。它通常對應於大腦的大小。EQ 是對動物可能智力的估計。
例如,EQ 為 1.0 意味著該物種(平均而言)具有根據其體型預期的腦容量:我們預計鯨魚的大腦會比老鼠的大腦更大,僅僅是因為鯨魚的身體要龐大得多。EQ 為 2.0 意味著該物種的大腦是同等大小動物預期大腦的兩倍大。狗的 EQ 約為 1.0——它們的大腦與您期望的一樣大。黑猩猩的 EQ 為 2.5;海豚的 EQ 為 5.3。那麼人類呢?我們的 EQ 約為 7.5。我們的大腦比根據我們的體型應該有的大七倍。那是一個非常大的大腦。
重要的不僅僅是智力。即使是低智商的人,例如唐氏綜合症或威廉姆斯綜合症患者,也可以很好地掌握人類語言的複雜性。關鍵是人類大腦為交流而進行的基因佈線方式。
FOXP2基因存在於大多數物種中,從爬行動物到人類。它的主要功能似乎是指導影響交流的神經佈線。基因改造的小鼠只有一份功能性FOXP2基因副本,幼崽的叫宣告顯減少。改變鳴禽的FOXP2基因會損害它們學習和模仿歌曲的能力。
大約 20 萬年前,FOXP2基因的突變出現在人族中。這種基因突變在 500 到 1,000 代人類中完全取代了該基因的更原始版本——僅僅 10,000 到 20,000 年,這在進化時間中只是眨眼一瞬間。這也是解剖學意義上的現代人類出現的時期。科學家之間的共識是,FOXP2基因一直是近期人類進化過程中受到強烈選擇的目標,因為它改變了我們的大腦為交流而佈線的方式。
期望擁有這種基因的更古老形式的其他物種掌握人類語言的語法複雜性是不合理的。期望 EQ 較小的其他物種掌握人類容易掌握的抽象概念是不合理的。但是,您可以期望使用簡單的語言與它們交流它們心智能力範圍內的概念。
對於猿類來說那會是什麼?在 2007 年的一篇論文中,靈長類動物學家瓊·絲綢這樣說道
靈長類動物天生具有特別適合追蹤社會資訊的認知能力。例如,靈長類動物能夠識別個體;識別親屬;計算資源和服務的價值;跟蹤與群體成員的過去互動;進行傳遞性推理;區分合作者和背叛者;並評估潛在的競爭對手、配偶和盟友的品質。
如果您想與猿類交流,請嘗試交流這些話題。請記住保持簡單。您可能會感到驚訝。《華盛頓郵報的前科學撰稿人博伊斯·倫斯伯格從他的父母那裡學會了美國手語 (ASL),他的父母既不能說話也不能聽,但他兩者都會。當與一隻掌握了一點 ASL 的黑猩猩互動時,他說:“突然,我意識到我正在用我的母語與另一個物種的成員交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