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戈登·克羅維茨在今天的《華爾街日報》的一篇評論文章中寫道:“政府啟動網際網路是一個都市傳說。” 大多數歷史學家認為,五角大樓支援的阿帕網是網際網路的直接前身,但克羅維茨聲稱,這種觀點低估了 20 世紀 70 年代在施樂帕克研究中心實驗室進行的研究的重要性。事實上,克羅維茨暗示,如果有的話,政府幹預阻礙了自由放任創新的自然程序。克羅維茨說:“網際網路在 1995 年完全私有化,正如商業網路開始蓬勃發展一樣。” 其含義很明確:只有當大政府退出後,網際網路才能成為今天這種改變世界的力量。
但克羅維茨的說法是基於對歷史和技術的深刻誤解。最令人震驚的是,克羅維茨似乎混淆了網際網路——本質上是一組旨在允許分佈廣泛的計算機網路相互通訊的協議——與乙太網,一種將附近的計算機連線到本地網路的協議。(乙太網協議的共同發明人、施樂帕克研究中心的羅伯特·梅特卡夫今天在推特上發推半開玩笑地說“我有可能發明了整個該死的網際網路嗎?”)
我們現在所知的網際網路最重要的部分是 TCP/IP 協議,它是由文頓·瑟夫和羅伯特·卡恩發明的。克羅維茨提到了 TCP/IP,但只是順便提了一下,稱其(正確地)為“網際網路的骨幹”。但他沒有提到瑟夫和卡恩在政府撥款的情況下開發了 TCP/IP。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今天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其他評論員,包括 Ars Technica 的 Timothy B. Lee 和資深技術記者 Steve Wildstrom,都指出克羅維茨的誤解根深蒂固。他還設法將全球資訊網(順便說一句,由蒂姆·伯納斯·李在政府資助的研究實驗室 CERN 工作時發明)與超連結,以及網際網路(兩臺計算機之間的連結)與網際網路混淆了。
但也許最有力的反駁來自邁克爾·希爾特齊克,他是《閃電經銷商》一書的作者,克羅維茨將這本書作為其主要資料來源,該書是關於施樂帕克研究中心的歷史。“雖然從某種意義上說,他引用我的書讓我感到欣慰,”希爾特齊克寫道,“但我的職責是指出他是錯誤的。我的書支援而不是反駁網際網路起源於政府專案阿帕網的論點。”
事實上,沒有一傢俬營公司能夠開發像網際網路這樣的專案,這需要多年的研發努力,遍佈眾多分散的機構,並且在數十年的投資後才開始起飛。像這樣的具有遠見的基礎設施專案是我們經濟在過去一個世紀中實現如此大幅增長的部分原因。今天的評論文章只是一個可悲的指標,表明我們似乎正在失去對這種雄心壯志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