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在《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中,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 只要美國的研發稅收抵免政策仍然像國會的過山車一樣起伏不定,創新產業就將面臨不確定的未來。
創新應該得到獎勵,美國政府應該利用聯邦資金來培養探索的文化。幾乎每個人都同意這個廣泛的前提。但是,就像國會山的許多事情一樣,魔鬼藏在細節中。
接下來,讓我們來談談研發稅收抵免。每隔幾年,國會都會投票決定延長所謂的研發抵免——對投資研發的公司提供重要的稅收優惠。該抵免的受益者包括許多常見的公司(例如波音和陶氏化學),但也包括小型企業和甚至科技初創公司。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工作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關於塑造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目前,研發抵免是一項臨時措施,它是里根總統1981年推出的稅收優惠政策的修改版,旨在確保美國經濟能夠保持對日本的競爭力。但自那以後,國會無一例外地續簽了它(或多或少)15次。今年,研發抵免幾乎看起來可能被永久延長——行業專家表示,此舉將保護科技公司免受每次到期時所遭受的損失。
劇透:它沒有發生。上週,國會勉強地將研發抵免追溯性地延長了一年,至少目前,將其作為尖端研究的永久性激勵措施的所有希望都破滅了。
眾議員吉姆·麥克德莫特在上週的會議上表示:“這個地方運轉失靈。”“企業和個人需要在年初就知道稅收是多少,以便他們可以計劃並利用激勵措施,而不是等到年底的最後兩週,那時國會可能會或可能不會採取行動。”會議的完整文字記錄可在此處檢視。
每次研發抵免需要續簽時,都會出現類似的辯論。支持者提醒我們,該稅收優惠刺激創新並支援科學和技術領域的高薪工作。他們呼籲永久實施研發抵免,以便致力於研究的企業能夠相應地制定預算。反對者指出,上一次為期兩年的延期在十年內耗資 140 億美元,而將該抵免永久化可能會在十年內耗資 1500 億美元。他們認為,沒有人找到彌補 1500 億美元稅收損失的方法。
但這一次,情況開始有所不同。2010 年,奧巴馬總統宣佈他將尋求永久延長研發抵免。在 2014 年 1 月,他在國情諮文演講中達到了對永久性稅收優惠的最高呼聲
“聽著,中國和歐洲並沒有袖手旁觀;我們也不應該。我們知道,今天全力投入創新的國家將擁有明天的全球經濟。這是美國不能放棄的優勢。聯邦政府資助的研究幫助催生了 Google 和智慧手機背後的理念和發明。這就是為什麼國會應該撤銷去年削減基礎研究的損害,以便我們能夠釋放下一個偉大的美國發現。”
然後在 2014 年 5 月,事情終於發生了。眾議院通過了一項法案,永久延長研發抵免。傳聞稱,該法案一度獲得了兩黨一定程度的支援。研究公司為此感到非常興奮。永久性的研發抵免將意味著投資於科學和技術的企業可以制定預算,而不必擔心何時(或是否)獲得稅收優惠。並且,由於對研發抵免的奇怪的到期和續簽週期感到困惑,導致盈利報告中出現錯誤,從而導致股價波動,這種情況可能會減少或完全消失。
然後一切都崩潰了。如果國會沒有找到支付 1500 億美元法案的方法,白宮威脅要否決,眾議院共和黨人抨擊失業救濟金,參議院成員(他們或許看到了大勢所趨)開始起草一項法案,暫時延長研發抵免。
現在塵埃落定,看起來我們只能從整個混亂中獲得一年的延期。這對科學和科學研究來說是令人失望的訊息。這也讓人有點沮喪。我們在這裡看到了一個案例,共和黨人、民主黨人、國會議員和白宮都聲稱想要同樣的東西。最終,沒有人得到他們想要的東西。
有關研發抵免延期的更多資訊,請檢視《科學》雜誌中David Malakoff 的深入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