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你不應該告訴別人你的夢想

它們對你來說真的很有意義,但對其他人來說並非如此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我有一個朋友,她努力記住更多的夢。她會把它們寫下來,然後告訴別人。但她停止了,因為它開始干擾她的社交生活。她會開始談論她的夢想,然後人們就會離開房間。

關於我們為什麼做夢,有幾種主要的理論。其中一種是啟用-合成理論,該理論認為,夢是我們前腦對睡眠期間,特別是快速眼動(REM)睡眠期間來自脊髓和小腦的基本上是隨機活動的解釋。

夢之所以如此怪異的部分解釋是,它們是從混亂的資訊中解釋出來的。我們大腦中進化上更古老的部分也是我們基本情緒的所在地。根據這個理論,情緒先出現,然後夢被製造出來以理解這種情緒。支援這一觀點的證據來自場景變化:例如,當我們做焦慮的夢時,它們經常從一種焦慮的情況切換到另一種焦慮的情況——因此,與其說我們因為夢的內容而感到焦慮,不如說我們的感覺可能正在導致夢中出現焦慮的敘事!


支援科學新聞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另一個主要的夢理論是威脅模擬理論,該理論認為,做夢的進化功能是為了讓我們練習在威脅情況下如何表現。關於這個理論也有很多證據

首先,大多數夢的情緒是負面的。此外,人們傾向於夢到祖先的威脅:墜落、被追逐、自然災害等等。這些可怕的元素在夢中被過度呈現——也就是說,我們在夢中看到它們的次數遠遠超過我們在日常世界中的經驗所預測的次數。很多人夢見被動物追趕,但這在現實生活中發生的頻率有多高呢?動物在夢中追趕我們被過度呈現,尤其是對於兒童來說,這表明我們對它們有一些天生的恐懼。相比之下,我們夢到現代威脅,例如心臟病發作的次數,並沒有我們期望的那麼多,如果夢是基於我們今天實際面臨的問題的話。

這兩種夢理論經常被認為是相互競爭的,但就我所知,它們是相容的——也就是說,即使夢是對來自脊髓的混亂輸入的解釋,仍然需要一種理論來描述這種混亂的輸入是如何被闡述成我們體驗為夢的敘事的,並且很有可能大腦會利用這個機會來練習處理危險的事情。

我們為什麼會感到談論我們夢想的衝動?威脅模擬理論的一個建議的推論與“人多力量大”的觀點有關:如果夢的討論可以幫助我們在精神上為威脅做好準備,那麼夢的討論可能是適應性的。我們喜歡談論夢想,以幫助我們為未來在危險情況下如何行動做好準備。

這引出了為什麼我們覺得自己的夢想如此有趣。基於已知的心理效應,有三個原因,儘管就我將它們應用於夢想而言,所有這些都是推測性的。

第一個是消極偏見,這使我們關注危險的事物。

因為大多數夢是負面的(支援威脅模擬理論),所以我們對負面資訊的偏好使它們感覺很重要。

第二個原因與夢的情感首要地位有關——因為如此多的夢如此情緒化,它們感覺很重要,而聽到它們的人,沒有感受到那種情緒,可能會覺得難以理解。我曾經夢見一個可怕的樓梯。當我告訴我的女朋友時,她嘲笑我害怕如此無害的東西。在夢中,它是可怕的,但顯然我的聽眾無法理解這一點。 

我們傾向於認為夢真的很奇怪,但事實上,大約80%的夢描繪了普通的場景。我們只是更有可能記住並談論那些奇怪的夢。我們不理解的資訊通常會激起我們的好奇心,尤其是在強烈情緒存在的情況下。就像有精神病經歷的人一樣,夢的情感吸引力使即使是最奇怪的不協調之處也顯得有意義,值得討論和解釋。

這些原因就是為什麼你的大多數夢想對大多數人來說都會顯得非常無聊。但是,如果你要談論你的一些夢想,請選擇那些你以某種新方式處理問題的夢想。消極偏見會使它們比你的快樂夢想更有趣,如果你覺得你學到了一些關於如何應對威脅的東西,也許你的聽眾也會學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