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二次探底”重回經濟衰退的威脅隱約可見,但如果這種情況真的發生,其原因將與幾年前美國經濟遭受的重創大相徑庭。2008年,由於不受約束的貪婪,尤其是向缺乏足夠償還能力借款人貸款數萬億美元,導致多家大型金融機構倒閉。主要的有害結果包括信貸凍結和房地產市場崩潰,數百萬房屋被取消抵押品贖回權。
這一次,市場快速下沉是政治失誤和猶豫不決的結果,其中一些源於試圖透過注入資金來補救最初的衰退。與此同時,倫敦瑞銀集團高階經濟顧問喬治·馬格努斯告訴路透社,“人們只是被政治領導層的徹底失敗嚇壞了。”
幾年前,美國政府的做法是透過投資來“刺激”經濟。這與阿富汗和伊拉克的昂貴戰爭一起,幫助製造了鉅額債務,從而導致了今年春夏兩季曠日持久的事後債務上限辯論,討論如何以及何時償還這筆債務。國會在本週早些時候匆忙解決國家債務上限問題的做法對於投資者來說為時已晚,他們看到很多政治姿態,就像在泰坦尼克號上重新佈置甲板傢俱一樣,而失業率仍然居高不下,消費者支出下降,長期經濟補救措施似乎供不應求。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關於塑造我們今天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關於金融決策的研究經常揭示“經濟參與者”缺乏理性,這與許多經濟模型中做出的假設相悖。其他思想流派也可能混淆對話,並阻礙政策制定工作。
哥倫比亞大學地球研究所所長傑弗裡·薩克斯在2010年7月刊的《大眾科學》雜誌上警告說:“美國預算赤字挑戰因該國在政府作用問題上的深刻政治分歧而加劇。“增稅令人厭惡,但與普遍看法相反,在預算中幾乎沒有簡單的削減浪費之處。”
儘管如此,本週市場遭受的打擊——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在週五午盤交易中下跌近130點——可能有點過度反應了實際發生的情況。美國經濟在7月份設法增加了11.7萬個就業崗位,並且根據美國勞工部的資料,5月和6月的招聘情況並沒有之前報告的那麼糟糕。然而,交易公司BTIG的首席全球策略師丹·格林豪斯告訴美聯社,人們擔心11.7萬個新增就業崗位不足以跟上需求,並且擔心更廣泛的美國經濟,這些擔憂超過了改善的就業報告和強勁的企業盈利。
一些科學家認為,投資者天生就關注負面新聞,例如這類新聞,並做出倉促的決定,導致整個市場遭受損失。正如《大眾科學》在其2009年7月刊中報道的那樣,“行為經濟學理論側重於金融心理學,預測有時非理性思維和情緒會佔據上風,導致大批人花費越來越多的錢進行投資,而不是認識到他們支付過高,只是為了稍後驚慌失措地逃離市場,從而引發崩盤。”
本週末的情況似乎確實是一場驚慌失措。
圖片由 Francesco Ridolfi 提供,來自 iStockphot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