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在《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中,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直立行走的出現是人類進化中的一件大事。科學家們認為,它使我們的祖先能夠看到稀樹草原的草之上(以便更好地發現捕食者和獵物),攜帶工具和食物,以及嬰兒,更有效地長途跋涉,併為潛在的配偶更好地展示自己,以及其他可能的好處。實際上,兩足行走是人類的決定性特徵之一。因此,古人類學家非常關注我們的四足祖先如何轉變為雙足行走,這是可以理解的。現在,一項新的研究為越來越多的證據提供了補充,證明這種轉變並非一夜之間發生。
1974年發現的露西,一個320萬年前的祖先物種南方古猿阿法種的骨骼,表明我們的祖先在腦容量擴大之前(另一個關鍵的人類特徵)進化出了適應直立行走的特徵。但是,專家們就露西的物種在地面上的生活方式投入程度存在激烈分歧。一些人認為,阿法種南方古猿已經徹底放棄了樹木,其解剖結構要求陸地生活方式,任何暗示爬樹的特徵僅僅是來自樹棲祖先的無害的進化遺留物。另一些人則認為,阿法種南方古猿仍然在樹上花費了大量時間,樹棲特徵對於該物種的生存至關重要。
最終,阿法種南方古猿是堅定的雙足行者的觀點似乎超越了競爭的理論。然後,在2006年,由現在在加州科學院的澤雷塞納伊·阿勒姆塞吉德領導的研究人員宣佈,他們發現了一個驚人完整的阿法種南方古猿幼崽的骨骼,被稱為塞拉姆,她在三歲時去世。他們於在衣索比亞阿法爾地區的迪基卡遺址發掘了該標本,該遺址距離發現露西的哈達爾遺址僅幾公里。重要的是,這個330萬年前的骨骼保留了完整的肩胛骨,其中包含有關運動方式的線索。在他們最初描述塞拉姆的報告中,阿勒姆塞吉德和他的同事暗示,她的肩胛骨解剖結構類似於大猩猩,表明早期人類祖先比之前認為的在爬樹上花費了更多的時間。《科學》雜誌10月26日發表的阿勒姆塞吉德和中西部大學的大衛·格林的更詳細分析證實了初步評估。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當今世界正在形成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格林和阿勒姆塞吉德將塞拉姆的肩胛骨與成年和幼年大型猿類以及其他化石人類的肩胛骨進行了比較。他們發現,人科動物(由現存和已滅絕的猿類和人類組成的群體)有兩種肩胛骨:一種是肩胛骨窩向上,另一種是肩胛骨窩向側面。現代智人和我們屬的化石成員具有後一種型別的肩胛骨。然而,塞拉姆具有向上型別的。她還具有另一個猿類的肩部特徵,即橫穿肩胛骨的骨脊(稱為肩胛棘)是傾斜方向的,而不是像現代人那樣水平方向的。肩窩的這種向上方向和肩胛棘的傾斜方向有助於現存的猿類在樹上攀爬。
根據這項新研究,雖然現代人肩胛骨在發育過程中從更像猿類的形式轉變為人類形式,但猿類肩胛骨的形狀保持穩定,而南方古猿肩胛骨的形狀也可能如此。因此,塞拉姆肩部猿類外觀不應僅僅被視為一種幼年特徵。相反,格林和阿勒姆塞吉德總結說,這些發現支援了這樣的假設,即阿法種南方古猿“除了雙足行走外,還參與了一種包含大量樹棲行為的行為策略。”
在隨新報告發表的評論中,石溪大學的蘇珊·拉爾森指出,被稱為圖爾卡納男孩的著名直立人(有時稱為匠人)骨骼表明,人類祖先的肩膀在大約180萬年前就完成了轉變。她觀察到:“這種重新配置可能是我們自己的人屬人屬出現的一部分,並且對工具和文化的生存依賴性日益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