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在《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上,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當我為《大眾科學》2012年1月號編輯大衛·斯蒂普的文章《長壽的新途徑》時,斯蒂普告訴了我一些關於壽命異常長的哺乳動物的有趣研究。研究人員正在研究這些動物,以更好地瞭解為什麼成年人體會隨著年齡增長而衰退,以及如何幹預這一過程。
大衛在他的2010年著作《青春藥丸:處於抗衰老革命邊緣的科學家》中考察了這項研究,並且他在這裡給出了其中一個章節的改編版。這篇文章的重點是裸鼴鼠的長壽秘密。這些奇怪的生物,他稱之為“怪異的、老鼠大小的齧齒動物”,其生存時間比人們僅僅根據其體型所預期的要長五倍以上。
為什麼研究人員在考慮長壽時會關注動物的大小?正如大衛在書中解釋的那樣,較大的哺乳動物通常比較小的哺乳動物壽命更長(部分原因可能是它們能夠更好地抵禦捕食者)。因此,要認為一種哺乳動物的長壽是非同尋常的,那麼它的壽命必須比其體型通常的壽命長得多。這些壽命延長的倖存者特別受關注,因為它們是最有可能進化出減緩衰老生物機制的動物,因此可能為延緩人類衰退提供線索。就裸鼴鼠而言,血液中異常水平的胰島素和被稱為分子伴侶的分子的活性似乎都參與其中。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訂閱來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關於當今塑造我們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確定一個物種的壽命是否相對於其體型異常長並非易事,但位於聖安東尼奧德克薩斯大學健康科學中心的巴爾紹普長壽和衰老研究所的史蒂文·奧斯塔德開發了一種稱為長壽商數的衡量標準。他將一個物種記錄的最高壽命除以根據該物種平均體重預測的壽命。在這種方案中,分數為 1 是平均值;較高的數字反映異常的長壽,而分數則表示異常短的壽命。檢視包括裸鼴鼠在內的選定動物的排名,請點選此處。
裸鼴鼠是一種壽命異常長的動物,人們正在研究其減緩衰老的線索。 圖片由Ltshears—特里莎·M·希爾斯/維基共享資源提供
更多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