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柏林——11 月 9 日是柏林牆倒塌 20 週年紀念日。為了紀念這一時刻,愛因斯坦基金會彙集了一批頂尖的研究人員和思想家,探討已經倒塌和仍待推倒的思想和文化藩籬。其中一個主要主題強調了科學如何幫助推倒柏林牆。
幾位科學家回顧了他們研究的進展。以下是在“推倒藩籬”會議上提出的六個令人興奮的想法。如果這些想法能夠實現,可能會極大地改變全球研究和日常生活的許多方面。
1. 戰勝貧困。穆罕默德·尤努斯談到了“貧困的藩籬倒塌”。作為小額信貸的主要倡導者之一,他談到他的格萊珉銀行(他在1999 年 11 月的《大眾科學》中描述過)每月在全球範圍內發放 1 億美元的貸款,償還率高達 98%。格萊珉電話公司是孟加拉國最大的公司,也是印度最大的公司。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重大報道的未來。
尤努斯最新的想法:建立有目標而非以盈利為中心的商業模式。他承認人們非常自私,而商業世界的設立是為了激發人們的這種本性。但他問道,為什麼不建立一個不同的商業模式來激發人們的無私呢?
因此,他已經與幾家公司合作來實現這一目標。例如,他要求食品公司達能集團(在美國稱為 Dannon)的執行長生產一種含有孟加拉國兒童飲食中缺乏的所有微量營養素的酸奶,同時使其價格低廉且負擔得起。該公司將投入一些資金,但它衡量成功的標準不是利潤,而是有多少兒童健康成長。顯然,每週只吃兩杯酸奶就足以提供一個孩子所需的所有微量營養素。此外,還有與一家大型歐洲水務公司達成的協議,以低價銷售淨化水。接下來是與阿迪達斯達成的協議,提供價格低於 1 歐元的鞋子,該公司計劃明年推出。
2. 脊髓修復。蘇黎世大學的馬丁·施瓦布提到,他和他的同事正在對近期脊髓損傷患者測試一種針對生長因子抑制劑 Nogo-A 的抗體(例如,參見《大眾科學思維》文章“修復脊髓”)。到目前為止,已經有 60 人接受了治療,它是安全的,而且到目前為止,他說結果看起來很有希望。
3. 低碳混凝土。麻省理工學院的弗朗茨·約瑟夫·烏爾姆開發出比傳統混凝土更堅固的混凝土。他說,因此,建造結構所需的混凝土更少,並且碳足跡減少了一半。他指出,混凝土是二氧化碳的主要排放源。他展示了一張對比圖,顯示混凝土與其他材料相比相差甚遠。他還說,他被美國聘請在田納西州用這種材料建造一座橋樑,該橋樑現已完工,並且全國有 100 多座橋樑需要更換。
4. 恢復運動控制。杜克大學的米格爾·尼科萊利斯說,在對截癱患者的研究過程中,他的團隊發現,在帕金森病小鼠模型中干擾大腦中的電訊號有助於小鼠更好地行走。他說這是一個意外的發現,但具有重要的意義,因為有一種方法可以透過某種應用於大腦底部與脊髓交匯處的裝置來非侵入性地中斷這種訊號傳導。尼科萊利斯曾為《大眾科學》撰寫文章,描述了對機器人肢體的精神控制和破譯神經密碼的努力,即腦細胞的語言。
5. 合成疫苗。柏林自由大學和波茨坦馬克斯·普朗克膠體與介面研究所的彼得·西伯格談到了合成疫苗。此類藥物的基礎將是免疫系統識別為外來物的病原體的碳水化合物部分,而不是活的滅活生物體或該生物體的衍生物。2001 年,自動碳水化合物合成器的出現取得了突破,過去需要 12 到 18 個月完成的工作現在可以在 19 小時內完成。他的團隊目前正在非洲測試瘧疾疫苗,並正在研究其他幾種針對其他型別生物體的疫苗。
6. 3D 電視。慕尼黑的弗勞恩霍夫研究所的托馬斯·威甘德談到了開發不需要使用者佩戴任何特殊眼鏡的三維電視機。電子行業已經嘗試推廣帶有眼鏡的 3D 電視,預計在 2010 年 1 月的消費電子展上將推出新的產品。三維節目預計仍然很少,但該行業的目標是影片遊戲玩家,而不是坐在沙發上追看《辦公室》的觀眾。這項技術的倡導者無疑希望藉助詹姆斯·卡梅隆的《阿凡達》所掀起的任何浪潮,這部電影將於 12 月上映,其中充滿了 3D 特效。但考慮到成本,威甘德表示,普通客廳的無眼鏡 3D 體驗可能還需要 20 年才能將成本降至可承受的水平。
圖片:上個世紀的舊東西——新的 3D 螢幕不需要觀眾佩戴特殊的眼鏡。 © iStock/Grandri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