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稱為眼鏡猴的微小樹棲靈長類動物可以傳送和接收超聲波呼叫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說實話:眼鏡猴看起來很奇怪。作為所有靈長類動物中最小的動物之一,大多數種類的眼鏡猴都可以輕鬆地放在你的手掌中。它們有長而細長的尾巴,大部分無毛,手指細長,指關節粗大,指墊呈蘑菇狀。

要充分了解眼鏡猴奇異的解剖結構,你必須盯著它的臉。它會用哺乳動物中相對於身體尺寸最大的眼睛回望著你——這些眼睛在日光下閃閃發光,像剝了皮的葡萄。當然,這樣的眼睛——每隻眼睛都和眼鏡猴的大腦一樣大——應該屬於青蛙、魷魚或外星人的臉,而不是毛茸茸的爬樹者的臉。

現在,科學家們發現眼鏡猴比我們意識到的還要奇怪。顯然,這些微小的靈長類動物可以傳送和接收超聲波呼叫,加入了一個擁有相同聲學天賦的哺乳動物的精選俱樂部——即鯨魚、海豚、貓、老鼠和蝙蝠。研究人員已經知道眼鏡猴至少發出15種不同的叫聲——所有這些聲音人類都能聽到——但直到現在,還沒有人有充分的證據表明它們也用超聲波尖叫聲進行交流,儘管一些科學家猜測它們可能會這樣做。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作為一項關於靈長類動物聽力的更大規模研究的一部分,洪堡州立大學的Marissa Ramsier、達特茅斯學院的Nathaniel Dominy及其同事前往菲律賓的棉蘭老島,在那裡他們發現並捕獲了六隻野生菲律賓眼鏡猴(Tarsius syrichta)。在給動物注射鎮靜劑後,Ramsier將細小的針狀電極插入它們的頭皮下,並將這些靈長類動物塞進一個由隔音板製成的臨時隔音室中,隔音板內襯有厚重的橡膠和泡沫。當眼鏡猴睡覺時,Ramsier播放了不同音調的聲音——就像在醫生辦公室進行的聽力測試一樣——並在筆記型電腦上觀察它們的大腦活動。當她在神經元喋喋不休的記錄中看到一個特徵性的峰值時,她知道這些靈長類動物聽到了她播放的聲音。

令人驚訝的是,眼鏡猴能夠聽到其他靈長類動物無法聽到的高音調——據我們所知,頻率高達91千赫茲(kHz)的聲音,這遠遠超出了人類和除了一些蝙蝠和老鼠之外的所有陸地哺乳動物的可聽範圍。(我們將任何高於20 kHz的聲音稱為超聲波。)

德克薩斯A&M大學的Sharon Gursky-Doyen是這項新研究的合著者之一,她之前注意到眼鏡猴有時張開嘴巴但不發出任何可聽見的聲音。雖然這看起來很像打哈欠,但Gursky-Doyen想知道眼鏡猴是否實際上發出了人類聽不到的聲音。當她用超聲波麥克風(也稱為“蝙蝠探測器”)記錄眼鏡猴時,她發現它們實際上在人類可聽範圍之外尖叫。這些靈長類動物可能透過快速開啟和關閉它們微小的聲帶,或者透過同時從肺部排出空氣並收縮喉部(一種稱為喉制動的技術)來發出超聲波呼叫。如果您感到勇敢,請點選此處收聽眼鏡猴超聲波呼叫的錄音,該錄音已減速8倍,以便我們能夠聽到它。警告:這是一種令人不快的高音調聲音。

由於眼鏡猴在被研究人員處理時頻繁發出超聲波呼叫,Ramsier和她的同事推測,其中一些呼叫是警報。與許多其他夜行動物不同,眼鏡猴的眼睛中缺少一層稱為照膜的反射組織,這層組織可以改善夜視能力。因此,當試圖在黑暗中尋找朋友和避開敵人時,超聲波叫聲可能會派上用場。由於眼鏡猴的主要捕食者聽不到超聲波呼叫,因此它們也提供了私密的交流渠道。像許多蝙蝠物種一樣,眼鏡猴喜歡昆蟲,高音調的叫聲也可能有助於它們捕捉食物。這項新研究發表在2月8日出版的《生物學快報》上。

但是,到目前為止,證據僅表明眼鏡猴傳送和接收超聲波呼叫。Ramsier希望返回菲律賓並在完全沒有人的情況下秘密記錄眼鏡猴。

Ferris Jabr is a contributing writer for 大眾科學. He has also written for the New York Times Magazine, the New Yorker and Outside.

More by Ferris Jab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