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根據世界肥胖聯合會最近釋出的一份新報告,到2030年,肥胖症將影響超過2.5億兒童。雖然媒體和新聞推送不斷提醒我們兒童肥胖率的上升——在過去20年中增加了兩倍——但對於解決這個問題所需的複雜解決方案的關注卻少得多。
兒童肥胖症患病率上升的顯而易見的答案似乎是減少卡路里攝入並增加體育活動。如果卡路里消耗量超過卡路里攝入量,那麼減肥是不可避免的,對嗎?不幸的是,事情並非如此簡單。數百個旨在解決兒童肥胖症的運動和干預措施就是證明。例如,大規模的WAVES 研究,在54所學校進行了為期12個月的干預後,在學生體重指數(BMI)的改善方面,干預學校和對照學校之間沒有顯示出差異。如果沒有更廣泛的社會和環境努力,以學校為基礎的干預措施可能對肥胖症影響甚微。
旨在解決兒童肥胖症的倡議可能會因缺乏對它們向兒童和家庭傳遞的潛在資訊的考慮而進一步受損。許多針對肥胖症的方法都基於這樣一種假設,即體重在個人控制範圍內,並且個人有能力改變自己的體重。我們假設,除非個人相信自己有能力改變,否則改變不會發生。例如,在學校中,宣傳關於智力可控性的信念已被證明可以增加學業努力。 在情緒方面,可控性與更積極的情緒調節有關。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然而,體重是另一回事。
與其鼓勵以改變為動機的心態,不如說,那些使人們相信肥胖症在個人控制範圍內的資訊反而會增加社會汙名 和自我責備。除了公然的肥胖羞辱和媒體中對體型較大的人的普遍負面描繪之外,看似無害的資訊也可能產生強烈的汙名。《深夜秀》主持人詹姆斯·柯登最近描述了肥胖羞辱的有害影響,以及旨在約束飲食的評判目光足以喚起羞恥感和自我厭惡感。
透過強調行為控制作為減肥的方法,我們同時(有時是無意地)將責任歸咎於那些努力減肥的個人。這種責備會內化,表現為一系列的情緒、生理和行為問題,這些問題會損害身心健康。
鑑於所有體型和大小的青少年都容易受到體重汙名,這一事實尤其令人擔憂。除了 BMI 之外,體重汙名還與青少年的自尊心低、 身體不滿、自殺意念、體育活動水平低和抑鬱症狀有關。當青少年因體重而受到汙名化、羞辱或嘲笑時,他們更有可能從事不健康的飲食行為,例如暴飲暴食或高卡路里攝入,避免體育活動並增加體重——從而導致心理困擾、社交退縮、不健康行為和體重增加的惡性迴圈。
因此,現在是時候退後一步,仔細審視旨在解決兒童肥胖症的干預措施中傳達的資訊了。從根本上說,資訊應該強調健康和健康行為,而不是體重。我們需要向孩子們傳達,重要的是他們的健康,而不是體重秤上的數字。
減少指責始於提高人們對導致體重的複雜因素以及體重汙名的有害後果的認識——在媒體、課堂、運動場和家庭中。除了教育之外,還需要制定政策來適當解決基於體重的虐待行為,例如學校的反欺凌政策,以充分保護學生免受基於體重的欺凌。最後,正如圍繞其他社會汙名(例如基於種族/民族或殘疾狀況的汙名)的多樣性已被證明在減少汙名方面有效一樣,以積極的方式增加對多樣化體型的接觸對於打破有害的汙名迴圈至關重要。
雖然兒童肥胖症問題是複雜的公共衛生優先事項,但我們必須確保我們傳送的資訊有助於增強和支援青少年的健康行為,而與體重本身無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