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自1990年以來,沒有宗教信仰的美國人比例幾乎增加了兩倍,從約 8% 增加到 22%。在未來 20 年,這一趨勢將加速:到 2020 年,這些“無宗教信仰者”的數量將超過天主教徒,到 2035 年,他們將超過新教徒。
下圖顯示了自 1972 年以來的變化以及基於通用社會調查 (GSS)資料的這些預測
來源:艾倫·唐尼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有助於確保未來出現更多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GSS 每年調查美國 1,000 至 2,000 名成年人,其中包括與宗教信仰和態度相關的問題。關於宗教信仰,它問道:“您的宗教偏好是什麼:是新教、天主教、猶太教、其他宗教還是無宗教?”
在圖中,深色線條顯示了直到 2016 年每次調查中每個組的受訪者比例。陰影區域顯示了基於出生年份、年齡和宗教之間關係的統計模型的預測。
宗教信仰主要由人們成長的環境決定,包括他們的家庭生活和更廣泛的社會影響。儘管有些人會在晚年改變宗教信仰,但大多數人不會,因此人口的變化很大程度上是由於代際更替。
如果我們按出生年份對人們進行分組,我們可以更好地瞭解代際變化,這可以捕捉到他們成長環境的資訊,包括他們在宗教傳統中長大的可能性以及他們可能接觸到其他宗教信仰的人的可能性。下圖顯示了 1880 年至 1995 年出生年份中每個宗教群體的人口份額
來源:艾倫·唐尼
在 1940 年之前出生的人中,絕大多數是新教徒,只有 20-25% 是天主教徒,很少有無宗教信仰者或其他宗教信仰者。但這些數字在過去幾代人中發生了迅速變化:在 1980 年以後出生的人中,無宗教信仰者多於天主教徒,在最年輕的成年人中,無宗教信仰者可能已經多於新教徒。
但是,這種資料檢視並未顯示年齡的影響。如果宗教信仰平均而言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加或減少,則該圖可能會產生誤導。
幸運的是,憑藉 40 多年的觀察,GSS 的設計使得構建一個統計模型成為可能,該模型可以分別估計出生年份和年齡的影響。然後我們可以使用該模型透過模擬未來調查的結果來生成預測。此方法的詳細資訊在本文章的較長版本中(請參閱下面的連結)。
這些預測可信嗎?
社會變化通常是不可預測的。在任何時候,另一次“大覺醒”都可能逆轉這些趨勢。但在社會變化中,人口預測相對安全;它們預測的事件在某種意義上已經發生。將在 2037 年年滿 40 歲的人今年將年滿 20 歲,我們已經掌握了關於他們的資料。將在 2037 年年滿 20 歲的人已經出生或即將出生。因此,只有當現在的青少年比 20 多歲的人更虔誠,或者如果現在的兒童在更虔誠的環境中長大,這些預測才會出錯。但在這兩種情況下,相反的情況更有可能發生。
事實上,我們有理由認為這些預測是保守的
像這樣的調查結果會受到社會期望偏差的影響,社會期望偏差是指受訪者傾向於將他們的答案朝著他們認為更符合社會接受的方向進行修飾。在叛教受到汙名化的程度上,我們預計這些報告會低估無宗教信仰者的數量。隨著無宗教信仰者知名度的提高,他們可能更願意被統計在內;在這種情況下,趨勢將比預測的更快。
新教徒和無宗教信仰者的趨勢在 1990 年附近有明顯的拐點。包含早期資料的預測可能會低估未來的趨勢。如果我們僅使用自 1990 年以來的資料來生成預測,我們預計無宗教信仰者的比例將在 20 年內超過 40%。
本文的較長版本可從我的部落格“Probably Overthinking It”獲取。 它應用相同的方法來預測宗教其他方面的變化:對上帝的信仰、對聖經的解釋以及對宗教組織管理者的信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