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將會燃燒煤炭。” 來自世界各地的談判代表經過在秘魯利馬的週末睡眠不足的討價還價後,達成了一份四頁的氣候變化協議 (pdf),但該協議可以用這五個字概括。
所有國家首次同意,所有國家都必須制定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計劃。這不僅包括減少汙染(行話中稱為“減緩”),還包括“適應”(為已經發生的氣候變化做準備)、“資金”(給貧困地區的資金)、“技術開發”(獲取能源或減少汙染的更好方法)、“能力建設”(幫助貧困國家發展)和“透明度”(確保沒有人作弊)。
與此同時,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繼續上升,2013 年標誌著汙染的又一個創紀錄年份,這從利馬的柴油發電機持續的嗡嗡聲中可見一斑,這些發電機幫助在其他能源需求中保持了緊張的談判的冷靜。造成氣候變化汙染的最大單一來源仍然是燃燒煤炭,無論是在像美國這樣的富裕國家,還是像中國這樣的發展中經濟體。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關於當今塑造我們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一個詞的轉變——從“應該”到“可能”——意味著世界很可能會繼續燃燒大量煤炭。各國可以選擇是否在承諾中包含這些統計資料,而不是被要求提供關於其溫室氣體排放的“可量化資訊”,這在行話中被稱為“國家自主貢獻”。這些承諾或INDC有各種形式——不僅像歐盟國家那樣嚴格減少汙染,還包括一些較軟的目標,例如在印度生產更多部件的同時,減少生產單個部件所用的能源量(所謂的“碳強度”目標)。
中國和印度帶頭反對對此類承諾進行任何監督或核實。更糟糕的是,中國和印度的談判代表似乎不希望INDC彼此具有可比性。換句話說,這些承諾“可能”會被證明是相互難以理解的。
事實上,情況已經如此。例如,歐盟承諾到2030年將汙染水平降至1990年水平的40%以下,而美國則將努力在同一時期內降至2005年水平的28%以下。讓我們來計算一下,將其轉換為可比較的術語
• 1990 年美國溫室氣體排放量:62 億噸二氧化碳當量
• 2005 年美國排放量:73 億噸二氧化碳當量
• 2030 年美國排放目標:52 億噸二氧化碳當量
這意味著到 2030 年,美國最多將溫室氣體排放量削減至比 1990 年水平低 16%,甚至不到歐洲目標的一半。而中國僅承諾達到“2030年左右”的最大汙染水平,但沒有承諾估計該峰值可能有多高。
難怪利馬的所有談判代表都能夠同意指出在已承諾的和“與有可能將全球平均氣溫升幅控制在2或1.5攝氏度以下”所需之間存在“巨大差距”。
為了保持一致,世界必須更快地變得更加雄心勃勃,這意味著效仿(然後超越)中國,中國也承諾大規模建設水壩、核電站、風力發電場和太陽能,以幫助減少煤炭燃燒。過去的經驗表明,這種能源轉型過程緩慢,因此,如果任何國家想繼續燃燒煤炭並控制氣候變化,那麼就不能在不採取某種形式的二氧化碳捕獲和控制(氣體可以被掩埋或利用)的情況下建造任何燃煤發電廠,無論在世界的任何地方。這當然不是今天的現實,目前只有少數碳捕獲和封存專案存在,但關於世界各國如何聯合起來促進這種向低汙染經濟體轉變的談判仍在繼續。
根據國際能源署的資料,煤炭仍然是世界上增長最快的能源,儘管其增長速度已開始放緩。僅中國在 2013 年燃燒的骯髒黑色岩石就比 2012 年多燃燒了近 2 億噸——比世界其他地區的總和還多——而且中國現在燃燒了全球一半以上的煤炭。煤炭是中國成為世界最大汙染國以及一再被令人窒息的煙霧籠罩的主要原因。由於其價格中不包含健康和環境影響,因此煤炭仍然很便宜,而印度甚至也開始走上與中國相同的道路,這表明該國的煤炭燃燒也將繼續增長。
其他領域的減排——可持續城市規劃、能源效率、更好的耕作方式以及減少森林砍伐——以及其他溫室氣體(例如甲烷或氫氟碳化物 (HFC))的減排,可以為控制煤炭燃燒贏得時間。在國家行動遲緩的情況下,城市、省份和州已開始行動。魁北克正在減少汙染,而加拿大整體排放量則更多,而墨爾本市的目標是在一個國家(澳大利亞)實現碳中和,該國在 7 月份廢除了碳稅並立即開始燃燒更多的煤炭。
儘管目前看來存在缺陷,但迄今為止的氣候承諾足以開始限制全球變暖——如果兌現的話。中國、歐盟和美國已經宣佈了它們的目標,而其他汙染國承諾做什麼也很重要。智利、墨西哥、秘魯和其他國家承諾重新種植約 2000 萬公頃土地,以透過良好的光合作用開始從空中吸收二氧化碳。而已經暗示的承諾可以使世界到 2030 年實現低於 450 億噸溫室氣體排放總量的目標的一半,這大致是保持升溫低於 2 攝氏度所需的目標。值得關注這方面的重要國家包括巴西、印度、印度尼西亞、日本和俄羅斯。
即使在 2015 年做出了強有力的承諾,到目前為止,也無法阻止任何這些國家重蹈加拿大在《京都議定書》下的覆轍:未能信守承諾。唯一的懲罰似乎是羞恥。承諾是一回事,但一種形式的核查將很容易監測:使用大氣作為垃圾場時燃燒了多少煤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