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科研生涯中最激動人心的時刻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Thumbi Ndung'u 1995年離開肯亞前往哈佛大學學習醫學。 後來他回到非洲,肩負著利用艾滋病病毒弱點的使命。 Ndung'u 現在是南非誇祖魯-納塔爾大學 HIV 發病機制專案的負責人,他與《大眾科學》撰稿人 Brendan Borrell 談到了他職業生涯早期的研究突破,這為這位肯亞人正在進行的免疫系統基因研究奠定了基礎,這些基因可能有助於對抗艾滋病並研製疫苗。 當被問及他年輕的職業生涯中最激動人心的時刻時,Ndung'u 回答說

“對我來說,最激動人心的時刻是 20 世紀 90 年代末,我在哈佛大學讀研究生時成功開發出第一個 HIV C 亞型分子克隆。 HIV C 亞型是世界上最常見的亞型。 約 50% 的感染是由 C 亞型引起的,但由於我們尚未完全理解的原因,開發傳染性克隆非常困難。

“傳染性克隆是指你提取病毒並將其放入細菌質粒 [環狀 DNA 鏈] 中,以便你可以一遍又一遍地培養它。 我喜歡用的例子是,它幾乎就像病毒整個遺傳資訊的盒式錄音帶。 每次您需要在實驗室中進行良好控制的實驗中使用該病毒時,您都可以獲得該傳染性分子克隆並將其放入細胞中以複製它。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業 訂閱。 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我嘗試製作克隆已經三年了,並且感到非常沮喪。 世界上還有許多其他團隊也在嘗試,但都沒有成功。 一旦我們擁有了我們認為是克隆的東西,我們就進行了一系列實驗,以確保我們插入了 HIV 的全長。 然後我們將其放入細胞中,等待了幾天,然後測試我們是否獲得了活躍的病毒生產。 我們成功了。

“很難說我們所做的與​​其他團隊有何不同,但我可能只是不斷嘗試,直到成功為止。 這也需要一點運氣。”

圖片由 Jodi Bieber 提供

布倫丹·博雷爾是一位居住在紐約布魯克林的自由記者。 他為《彭博商業週刊》、《自然》、《戶外》、《大眾科學》和許多其他出版物撰稿,並且是教科書《環境:科學、問題、解決方案》(與生態學家曼努埃爾·莫萊斯合著)的合著者。 在 Mongabay 特別報道倡議的支援下,他前往巴西。 在 Twitter 上關注他 @bborrell

更多作者:布倫丹·博雷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