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效應:時尚新潮的移動裝置加劇無線網路壓力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僅反映作者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星期五發布了新款iPhone 4S,它配備了更精密的手機攝像頭、更快的處理器和iCloud訪問功能,這讓蘋果粉絲們興奮不已,期待著增強的服務。然而,這款iPhone系列的最新成員很可能讓支援這款新手機的服務提供商們屏住呼吸,因為它預示著會給他們已經不堪重負的無線網路帶來更多流量。這是星期五在紐約市哥倫比亞大學舉行的2011年電信狀況論壇上一些電信行業專家的看法。

思科全球技術政策副總裁羅伯特·佩珀在會上表示,由於影片檔案以及在較小程度上是手機遊戲,未來五年全球移動資料流量預計將以92%的複合年增長率增長。影片和遊戲是iPhone 4S有望表現出色的兩個領域。

伯恩斯坦研究公司高階分析師克雷格·莫菲特在論壇上表示,提供iPhone服務的運營商,如AT&T和Verizon,仍然主要從語音服務中獲取收入。對他們來說不幸的是,人們撥打的語音電話越來越少,而是選擇透過電子郵件、簡訊和社交網路進行交流——所有這些都屬於無線運營商的資料套餐。儘管許多運營商最初提供無限資料套餐,以減輕語音網路的流量並滿足客戶需求,但他們後來開始推行每月資料訪問上限、提供分級定價方案,甚至對最重的使用者限制資料訪問速度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產出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具有影響力的報道。


iPhone效應不僅限於北美。韓國電信(KT)經濟與管理研究實驗室高階副總裁金熙秀在電信論壇上表示,2010年,韓國電信(KT)iPhone使用者的平均每月流量為360兆位元組,是其他智慧手機客戶平均流量的五倍。隨著時間的推移,iPhone流量增加了一倍以上,並且由於韓國電信的無限資料套餐,通話質量下降。韓國電信的應對措施是將部分智慧手機流量轉移到WiFi和無線寬頻(WiBro)網路,增加移動交換中心的計算能力,並實施基於資料使用量的分級定價。

一位消費者權益監督機構週五表示,運營商自身應對自己陷入困境的財務狀況負責。美國消費者聯合會研究主任馬克·庫珀表示:“無線公司對其基礎設施的投資嚴重不足,儘管金融分析師會告訴你他們找不到投資者。”他補充說,結果是無線運營商將無法跟上使用者的需求。

哥倫比亞大學電信資訊研究所(CITI)主任、金融與經濟學教授伊萊·諾姆表示:“資料壓縮的進步一直在放緩。” 網際網路連線裝置之間傳輸的資料檔案大小將繼續增加——特別是隨著預計影片檔案數量的激增——但檔案壓縮尚未跟上速度。“這裡沒有摩爾定律。壓縮在直播活動或動作場面多的情況下也效果不佳。”

將移動資料解除安裝到行動式個人基站已成為越來越受歡迎的選擇。“獲得更多容量的方法是透過將流量解除安裝到小型蜂窩小區來更有效地利用現有頻譜,”《DSL Prime》網站的編輯戴夫·伯斯坦在論壇的一個小組討論中表示。

這樣做的目的是讓AT&T、Verizon和其他運營商不必在擴充套件其核心基礎設施方面投入那麼多資金。不同型別的行動式基站——通常根據其覆蓋範圍稱為微蜂窩小區、毫微微蜂窩小區或微微蜂窩小區——旨在產生不同強度的訊號,覆蓋半徑從2公里到不到幾米不等。

在Storify上檢視“哥倫比亞大學‘電信狀況’會議 2011年10月14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