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面對自然法則的豐富性和普遍性,科學發現證實了我們的敬畏。但是科學無法解釋這種自然秩序以及它為什麼會首先存在。
這就是哲學發揮作用的地方。科學試圖理解宇宙是如何運作的,就像我們試圖弄清楚複雜引擎的機械原理一樣。相比之下,哲學則探討超越自然功能的問題,就像我們可能會追求弄清楚引擎為什麼以特定方式構建的互補任務一樣。
作為一名科學家,我對宇宙所表現出的組織程度感到驚訝。支配著宇宙最早時刻的相同規律——我們從對最遙遠的星系和最古老輻射的觀測中得知——也支配著我們今天在地球上的實驗室中發現的事物。這不應被認為是理所當然的。我們本可能會看到一個支離破碎的現實,其中時空的不同區域遵守不同的規律,甚至以沒有任何理性解釋的混亂方式執行。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當今塑造我們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透過研究發動機的物理組成,人們可以更好地理解它的工作原理,但不一定了解它存在的目的。形而上學的思考可以在經驗探究無法觸及的領域補充科學。在這些領域內,哲學可以建立在科學知識的基礎上,而不是屈服於科學知識。
但是,在某些領域,兩者可能會走向不可調和的衝突。考慮一下自由意志的概念,它似乎在指導我們的行動中起著不可或缺的作用。科學建立在沒有什麼比了解真相更好的前提之上。但是在現實生活中,總是最好遵循科學真理嗎?答案可能取決於情況。例如,即使醫學科學可以預測一個人死亡的時間和原因,最好還是在不知道的情況下度過一生,因為這種知識本身可能會剝奪人們活下去的意志。
這種推理是否可以擴充套件到科學研究?特別是,我們是否更應該知道自由意志是否存在?目前,這個問題是毫無意義的,因為我們沒有回答這個問題的方法。但是可以想象,將來我們會發現它不存在。這可能是開發具有人工智慧的自學習機器的結果之一,其行為可以透過修改其底層演算法的細節來塑造,就像您可以透過人為地改變其成分來調整發動機的功率一樣。
如果自由意志的突發現象是人為複製的,那麼這種知識會撕裂社會結構嗎?沒有“自由意志”的概念,就不會有道德責任,也不會有透過我們的決定塑造未來的基本自由。人類的生活會失去意義嗎?意識到我們的行動是環境的產物可能會關閉社會意識和我們最雄心勃勃的願望的引擎。
這將是一個理解引擎的機械原理可能會自動將其關閉的情況。它可能會引發對做出改變的興趣喪失,與此相反,對“自由意志”的幻想最終可能會導致人類在宇宙尺度上改變未來——從在行星上人為地創造大型結構到在整個宇宙中傳播,或者透過設計壽命超過最長壽命恆星的核電站來實現。“自由意志”信念的喪失所造成的概念性損害可能像核冬天造成的物理損害一樣對人類文化造成毀滅性的打擊。
毫無疑問,哲學對社會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為科學知識本質上是不完整的。例如,我們知道我們有記載的歷史是從一個我們稱之為大爆炸的時間點開始的,但是我們不清楚在那之前存在什麼。在不知道大爆炸之前發生了什麼的情況下,我們的存在視角是不完整的。同樣,我們也不知道我們是否是宇宙中唯一的生命。瞭解這個事實將決定我們在全球舞臺上賦予人類行為的意義。
幸運的是,我們目前擁有技術來尋找其他地方的原始和智慧生命。而且,我們將在下一個千年獲得的知識可能會以意想不到的方式塑造我們看待自己在宇宙中的地位的方式——無論我們是否擁有“自由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