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身而出,拯救地球海洋

儘管海洋廣闊無垠,但如果情況沒有改變,海洋生物將遭受不可逆轉的枯竭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1990年,當美國宇航局的旅行者一號探測器在飛越海王星軌道,成為第一個離開我們太陽系的人造物體時,其成像團隊實施了天文學家卡爾·薩根最初提出的一個想法,即在進入星際空間之前,將相機轉回,最後看一眼地球。

它傳回的影像顯示,地球只不過是一個暗淡藍點。薩根觀察到:“我們的星球是浩瀚宇宙黑暗中的一顆孤獨的微粒。在我們的默默無聞之中,在這所有的浩瀚之中,沒有任何跡象表明會有來自其他地方的幫助來拯救我們自己。”

那麼,作為我們星球藍色部分——地球海洋的管理者,我們表現如何?不幸的是,答案似乎是:非常糟糕。在《同一個地球》雜誌發表的一項新研究中,我們的目標是評估拯救地球海洋生物多樣性並確保海洋具有一定健康水平所需的工作。為此,我們首先必須應對目前全球海洋生物面臨的挑戰。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今天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商業捕魚現在發生的表面積是陸地農業面積的四倍。其中大部分是完全不可持續的,因為我們已經消耗了90%的重要物種。大型魚類被過度捕撈,以至於在許多地方几乎滅絕。事實上,今天研究珊瑚礁已經被比作試圖透過研究白蟻和蝗蟲來了解塞倫蓋蒂,而忽略了角馬和獅子。

科學家們清楚地認識到,這種規模的提取不可能永遠持續下去。儘管地球海洋廣闊無垠,但如果沒有任何改變,海洋生物將會而且必定會遭受不可逆轉的枯竭。這將對28億依賴海鮮作為重要蛋白質來源的人以及數百萬依靠捕魚為生的人產生深遠的影響。現有的保護措施無疑是不夠的。

為了開始思考如何解決這場危機,我們首先繪製了現有的保護區、對生物多樣性具有重要意義的國際區域(稱為關鍵生物多樣性區域)以及人類對海洋影響極低的區域(稱為海洋荒野)。

接下來,我們使用數學演算法來確定額外的保護區域,以便為大約22,000多個海洋物種(所有已知分佈的物種)保留一部分棲息地。我們發現需要增加850萬平方公里的新保護區。

然後,我們研究了這些區域面臨的主要威脅,使自然資源保護主義者能夠確定最合適的策略來保護其中的生物多樣性。

由於捕魚幾乎影響所有沿海地區,因此保護這些地區可能需要限制破壞性的捕魚方式(例如,海底拖網捕魚)或以科學為基礎的捕撈限額,以阻止過度捕撈。在其他地區,海洋保護實際上可能需要陸地上的行動,以阻止有害肥料和農藥的徑流。

重要的是,我們的計劃不僅僅是關於嚴格的海洋保護區。有效的海洋保護將需要廣泛的策略,包括禁漁區、社群海洋保護區以及更廣泛的政策,以終止非法和不可持續的商業捕魚作業。此外,幾乎肯定需要一個正式的程式來規範公海的使用(目前聯合國正在對此進行辯論)。

世界各國政府計劃今年在中國聚會,簽署一項將在未來10年指導全球保護的協議。該協議被稱為2020年後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它有可能成為生物多樣性保護的轉折點,就像《巴黎協定》對氣候變化一樣。

薩根在旅行者號衝出冥王星時說:“不管你喜歡與否,就目前而言,地球是我們立足的地方。”

鑑於海洋的相互聯絡性,零碎的方法註定會失敗。《2020年後生物多樣性框架》的成功取決於集體行動。我們的科學表明,現在海洋和陸地上都明確了必要的行動規模,但地球生物多樣性的命運取決於政府和行業採取行動的意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