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在臺灣歷史上規模最大的學生主導的抗議活動中,估計有10,000 人包圍了臺北的政府大樓,以反對即將與中國大陸達成的貿易協議。這場運動是自發開始的,當時數百名抗議者在上週二晚上佔領了臺灣主要的立法機構大樓。週日晚上,衝突升級,在警察和衝擊了行政院(內閣所在地)的活動人士之間的衝突中,有數十人受傷。
然而,當我星期六訪問抗議活動時,我對抗議活動中展現出的非凡的文明和和平印象深刻。學生、教授和其他支持者整齊地坐在被佔領的立法機構大樓兩側的街道上。許多參與者攜帶向日葵,這是對該事件暱稱“太陽花運動”的致敬。
這裡的抗議者反對臺灣執政黨跳過對貿易協議的逐項審查,而這曾是承諾過的。新協議將向中國投資開放臺灣的服務業,引發了人們對中國大陸將增加其對臺灣島的控制力的擔憂。服務行業的企業佔臺灣經濟的近 70%。一些抗議者完全反對該協議,而另一些抗議者則反對政府在沒有公眾審查的情況下推進該協議的方式。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事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這項協議是在臺灣政府與中國大陸關係緩和五年之後達成的。臺灣直到 2008 年才開始允許與中國大陸進行直接的旅行、貿易和郵政聯絡。此前,所有此類聯絡都透過第三方(通常是香港)進行。要了解臺灣歷史上對中國主權的強烈保護,可以考慮它每年只允許十部中國大陸電影在該島上映,這一配額專門適用於海峽對岸的鄰國。這項貿易協議可能會增加這個數字。
星期六,成千上萬坐在街上的臺灣年輕人安靜而友好。志願者友好而堅定地保持場地周圍的走道暢通。當您從行動式廁所出來時,您可以期望找到一名志願者主動為您手上倒瓶裝水。附近的商家提供免費小吃。
進入立法機構大樓的抗議者坐在屋頂上,從窗戶向外張望。警察保持低調——最顯眼的存在是在拐角處的行政院,那裡有幾層鐵絲網矗立在警察和行人之間。帶刺的圍欄也保護著立法機構大樓的部分割槽域,但效果較差。在這裡,抗議者在鋒利的邊緣纏繞了緩衝物,並在鐵絲之間塞進了向日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