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經過簡單的指導和教育,成百上千甚至數千名志願者,配備智慧手機、電腦和網際網路接入,可以充當全球科學家的眼睛、耳朵和雙手。
這一理念是新興的公民科學運動的標誌,該運動已經招募Facebook 使用者以虛擬方式用模擬病毒“感染”他們的朋友,從而揭示疾病如何變異和傳播的模式。 這項運動還說服加州人調查類似殭屍的蜜蜂之謎,這些蜜蜂離開蜂巢聚集在室外燈光附近,在死亡前以越來越不穩定的圓圈運動。 並且它已經吸引了大西洋的休閒和商業漁民,他們捕獲、測量和釋放幼年藍鰭金槍魚,並將這些資訊報告給研究這些魚類年度遷徙路徑和棲息地利用的研究人員。
國家科學基金會週二釋出的一項公告強調了公民參與科學研究越來越被接受。 在網路直播中,國家科學基金會 (NSF) 專案主管 大衛·哈尼克 宣佈了一份期刊的特刊和一個科學會議,這兩個活動都將突出公民科學努力的重要性。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 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美國生態學會 (ESA) 旗下Frontiers in Ecology and the Environment期刊的公民科學特刊於週三開始提供免費下載。 由 NSF 資助的 8 月刊,題為公民科學——公眾參與研究的新途徑,之後將於 8 月 4 日和 5 日在俄勒岡州波特蘭舉行公民科學會議,該會議由 NSF 的國家生態觀測網路 (NEON) 與 ESA 的年會聯合舉辦。
在過去幾年中,NSF 每年花費高達 400 萬美元來支援公民科學專案,因為這些專案可以培養青少年和成人的科學素養。 移動裝置、社交媒體和其他技術在提升公民科學的形象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使志願者能夠收集資料、捕獲數字影像並從現場傳輸這些資訊。 對於那些無法進行實地工作的人來說,許多公民科學實驗(包括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 Panamath 和 牛津大學的 Ancient Lives)可以透過網路訪問。
康奈爾大學鳥類學實驗室 幾年前報告稱,其網路中至少有 600 個公民科學專案。 哈尼克說:“數量很大,而且還在增長。”
NEON 公民科學主管 桑德拉·亨德森 在週二的網路直播中表示,為了確保公民科學繼續產生有意義的結果,這些專案必須由專業科學家管理,他們可以審查資訊並解釋其價值。 亨德森同時也是 BudBurst 公民科學專案 的主管,她建議,克服對不良資料擔憂的一種方法是讓公民科學家在提交研究成果的同時提交佐證材料,包括數字圖片和地圖座標。
自 2011 年 5 月以來,《大眾科學》已在其網站上 推廣了 100 多個公民科學專案,涵蓋了各種主題和地點。 《大眾科學》還在 11 月與公民科學聯盟 (CSA) 共同發起了 鯨歌專案(又名 Whale FM),這是一項鯨歌識別活動。 鯨歌專案是 CSA 的 Zooniverse 公民科學專案套件的一部分,旨在幫助馬薩諸塞州伍茲霍爾海洋研究所和蘇格蘭聖安德魯斯大學的海洋哺乳動物研究組 (SMRU) 研究虎鯨(逆戟鯨)和領航鯨。
圖片由丹尼斯·沃德、BudBurst 專案、國家生態觀測網路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