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蒂芬·霍金:宇宙不會遺忘,我們亦不會

他的工作使他成為我們這一代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之一;他的品格使他成為最偉大的人物之一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最偉大的科學家被人們銘記,不僅因為他們的發現,還因為他們的品格。要實現最大膽的想象飛躍,你需要的不僅僅是智力,還需要一套特定的價值觀:勇氣、誠實、某種叛逆精神和永不停息的好奇心。在像伽利略、達爾文和愛因斯坦這樣截然不同的人身上,都存在這些價值觀。

斯蒂芬·霍金於3月14日去世,他正是這一模式的典範。他的工作使他成為我們這一代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之一。他的品格使他成為最偉大的人物之一。

我第一次見到霍金教授是在1987年,當時他參加了在莫斯科舉行的物理學會議。空氣中瀰漫著興奮的氣氛。對於我們這些年輕的物理學家來說,他已經是一位受人尊敬的人物。他在黑洞方面的工作在量子理論和廣義相對論之間架起了一座優雅的橋樑。而且它具有令人震驚的含義:黑洞並非完全是黑色的——它們會輻射(現在稱為“霍金輻射”)——而且任何落入黑洞的資訊都會被攪亂並永遠丟失。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事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這可能看起來沒什麼大不了的——如果您不小心將這篇文章掉進黑洞,您會期望它仍然可讀嗎?但對於物理學家來說,這令人深感不安。自然規律取決於事件原則上可以從過去預測。如果黑洞是“遺忘之井”,正如霍金最近所說,過去在其中永遠消失,那麼自然還能說有規律嗎? “這就像宇宙丟失了手機,”霍金說。“更糟糕的是——丟失了記憶。”

回到莫斯科會議,我們都意識到,儘管身患重病,他還是取得了這些見解。但聽到關於他的事是一回事,親眼見到他又是另一回事。儘管我最終放棄了物理學——畢竟我們不可能都像斯蒂芬·霍金那樣出色——但那天他給我留下了深刻而持久的印象。他的話是透過翻譯傳達的,但這個人的人格魅力卻清晰地展現出來。這裡既有一位偉大的頭腦,又有一位完全體現了科學價值觀——勇氣、誠實、好奇心和叛逆精神的人。(我懷疑,最後一點在使他比預後壽命多活了55年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這些價值觀常常使他遠遠超越學術界。它們促使他公開談論文化、政治和人類面臨的生存風險。他致力於公眾理解科學,就像他致力於科學本身一樣,無論是透過科普書籍、講座還是電視節目。事實上,據報道,他曾拒絕接受爵士爵位,以抗議科學 funding 不足。

令人欣慰的是,在2013年,他確實同意接受突破獎,這是我早一年創立的,部分目的是提高人們對 funding 問題和基礎科學重要性的認識。該獎項表彰了他對現代物理學程序的巨大影響。在過去的二十年裡,他提出的關於黑洞和資訊的問題已成為物理學中最富饒的領域,許多人期望下一個重大突破將在這裡出現。著名的弦理論家倫納德·薩斯坎德在談到這項工作時寫道:“我相信,隨著時間的推移,當影響完全被理解時,物理學家會認識到這是偉大的科學革命的開始。”

近年來,我有幸與霍金教授共度更多時光,當時他與我合作啟動了兩項科學計劃:“突破聆聽”計劃,一項新的天文搜尋,旨在尋找地球以外智慧生命的證據;以及“突破攝星”計劃,首次嘗試設計可以飛往另一顆恆星的太空探測器。那時他已經七十多歲了,但他的好奇心仍然像以往一樣強烈。他支援這些專案,因為他渴望知道我們在宇宙中是否是孤獨的,以及人類是否能夠克服我們當前的挑戰並觸及星辰。

與眾不同的是,作為一名物理學家,他仍然在進行重要的科學研究。 2016年,他和他的合作者發表了一篇關於黑洞和資訊的重要新論文。那時,憑藉他特有的誠實和知識勇氣,他已經認定自己從早期的工作中得出了錯誤的結論。他現在確信資訊會儲存下來——宇宙不會遺忘。

可以肯定的是:只要科學存在,斯蒂芬·霍金這位科學家和偉人的遺產將被人們銘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