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德國林道—努力玩耍。學會向對科學一竅不通的人解釋你在做什麼。把合作者的需求放在首位。在第60屆年度林道諾貝爾獎獲得者大會上,週四的一個小組為年輕科學家提供了關於成功秘訣的建議——有時是違反直覺的。
努力玩耍。“我真的不認為你必須努力工作,”2007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奧利弗·史密斯說。他本週早些時候的迷人講座展示了他在過去五十年中記錄的許多頁手寫筆記,這些筆記通常標有星期六早上的日期。“你應該選擇一個不像是工作的領域,一個非常有趣的領域,”這樣你就不會介意花費的時間。2006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約翰·C·馬瑟補充說,“從孩提時代起,我就夢想建造望遠鏡,我一直在追求這個夢想。”
史密斯還為他的星期六早上提供了一些更輕鬆的規則。“我會做一些不需要稱重的實驗。我會用一點這個,再用一點那個,”他說,引來了一陣讚賞的輕笑。他職業生涯中最重要的一些實驗正是那些更隨意的星期六實驗。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事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學會為他人翻譯你所做的事情。諾貝爾獎獲得者一致認為,要在科學領域取得成功,你必須說服別人你所做的事情是重要的。“一部分是邏輯思維的問題,這樣你就能看到事物是如何組合在一起的,”馬瑟說,“但另一部分是把這一點傳達給其他人。”練習有幫助。“和你的家人朋友一起試試[演講]。 尋找比喻和明喻,以及表達‘這就像那樣’的方式。但是,如果你試圖用太多的資訊來說服他們,這會讓人困惑。一個小故事講得好勝過一個有很多細節的大故事講得不好。”
1996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哈羅德·W·克羅託爵士也認為,講好故事很重要。“我參加過很多次演講,但我都沒有理解發生了什麼,”他補充說。“我試圖保持觀眾的注意力。我現在有一個關於如何做演講的演講。”影像也很重要。
抽出時間陪伴家人。“如果沒有與他人的某種關係,你就無法作為科學家存在,而家庭是最重要的,”史密斯說。實驗科學家面臨的一個特殊挑戰是,他們需要保持研究的持續進行,而又不會佔用整個週末。“也許在週六和週日每天抽出兩個小時”來平衡科學和家庭生活的需求。
一個善解人意的伴侶會有所幫助。“在我婚禮那天,我還在實驗室,”2008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弗朗索瓦絲·巴爾-西諾西說道,迎來了一陣熱烈的掌聲。“早上11點半,我接到了我丈夫(當時還不是)的電話。他說,‘你覺得你會來嗎?’我說,‘哦,我的天哪,當然!我半小時後就到。’”巴爾-西諾西補充說,很難對伴侶或是否要孩子的問題一概而論——選擇是非常私人的。
合作是雙向的。大多數研究都需要合作,而且很容易想到你的個人利益。諾貝爾獎獲得者建議,也要記住別人的需求。“人類是靈長類動物,所以靈長類動物喜歡擁有自己的領地,”巴爾-西諾西建議說;團隊應該有那些擁有足夠獨特領域的人,這樣他們就可以擁有一部分,同時又可以分享關於團隊試圖解決的更大問題的資訊。
“良好合作的秘訣是考慮我的合作者能從中得到什麼,而不僅僅是我自己,”史密斯說。“這樣,你就會結交許多科學朋友,這些朋友將持續一生。”
知道何時停止。你怎麼知道什麼時候應該放棄一條研究路線呢?“當我感到無聊或陷入困境時,我就停止了,”史密斯說。“當事情變得無趣和沒有成效時,要學會改變。並且要知道這與放棄不同。”有時,由於技術尚未到位,看似停止的東西可能會變成暫停。當早期的疫苗研究對巴爾-西諾西不起作用時,她決定回到基礎研究。“總有一天,你可以回來開啟另一扇門,同時技術也會進步。”
克羅託就此話題說了最後幾句話:相信自己。他講述了查爾斯·湯斯的著名故事。有兩位諾貝爾獎獲得者曾到訪他在哥倫比亞大學的實驗室,並告訴他,邁射器永遠不會奏效。“所以從這件事中得到的建議是,不要聽諾貝爾獎獲得者的話,”克羅託說。
要了解關於林道會議的更多資訊,請訪問《大眾科學》的姊妹刊物《自然》(國際科學期刊)以及一個專題網站,該網站以林道部落格為特色,由《自然》和《科學光譜》(《大眾科學》的德語版)組織。幻燈片2010年發現:能源涵蓋了林道的另一項倡議,即關於能源的博物館展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