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吸菸率大幅下降,但精神疾病患者除外

這也是他們往往健康狀況較差、壽命較短的原因之一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作者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在美國,患有精神健康問題的人面臨著許多挑戰,包括獲得心理健康服務提供者的機會有限精神病床位短缺以及普遍的監禁。但另一個經常被忽視的問題正在損害數百萬美國精神疾病患者的生活——吸菸。

減少菸草消費的全國性努力被譽為上個世紀最重要的公共衛生成就之一——根據政府統計資料,美國成年人吸菸的比例從1965年的42%降至2015年的15%。但精神疾病患者的吸菸率仍然居高不下。最近的調查發現,過去一個月內,超過30%的精神疾病成年人吸菸。來自全國藥物使用與健康調查的估計顯示,2009年至2011年間,患有精神疾病或藥物濫用障礙的成年人吸食了美國成年人消費的所有香菸的近40%。

這些吸菸習慣是精神疾病患者通常比普通大眾健康狀況較差壽命較短的原因之一。一項2015年對國際研究進行的系統性綜述發現,患有精神障礙的人的預期壽命比其他人平均減少10年;這種差異的大部分似乎是由於精神疾病患者因吸菸等風險因素而患上慢性疾病造成的。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當今塑造我們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為什麼吸菸在精神疾病患者中如此普遍?

從人口統計學的角度來看,患有精神健康問題的人通常屬於吸菸的高風險類別。特別是,精神疾病與較低的家庭收入相關,與收入較高的人相比,收入較低的人更容易吸菸。與普通人群相比,精神疾病患者也更難獲得醫療服務,包括可能阻止菸草使用的常規預防保健服務。

一個長期存在的觀點是,許多患者吸菸是為了應對精神疾病的症狀。在我的精神科醫生培訓中,我遇到過很多患者告訴我,菸草有助於分散他們對抑鬱症、妄想症、幻聽或其他精神症狀的注意力。例如,一些研究支援這樣一種觀點,即吸菸會影響尼古丁受體和與精神分裂症相關的其他大腦網路;因此,人們推測吸菸可能會緩解精神分裂症的一些症狀負擔,這解釋了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高吸菸率

菸草公司似乎鼓勵了精神健康問題患者的高吸菸率。據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的研究人員稱,透過針對菸草公司的訴訟獲得的文件顯示,該行業贊助了大量關於所謂“自我用藥假說”的研究。作者發現,菸草行業曾向精神疾病患者推銷香菸,並向精神病院分發香菸。

精神病院中根深蒂固的吸菸文化也使菸草使用長期存在。今天,醫療保健提供者接受香菸可能看起來不尋常;然而,許多精神科提供者由於自我用藥假說而鼓勵吸菸,甚至向患者提供香菸作為在醫院堅持治療的獎勵。一些精神健康專業人員甚至寫信給菸草公司,要求為他們的患者提供更多香菸。在 20 世紀 90 年代,醫療保健機構聯合委員會要求美國醫院實現無煙化,但在患者和倡導團體抗議後,住院精神病和藥物濫用機構獲得了這項禁菸令的豁免

今天,醫療保健提供者通常對精神健康患者的戒菸持謹慎態度。由於吸菸習慣的改變會影響抗精神病藥物等藥物的代謝,一個普遍的擔憂是,戒菸可能會使患者及其治療方案不穩定。然而,臨床試驗發現並非總是如此,一些患者實際上在戒菸後可能會改善心理健康

使問題進一步複雜化的是,少數被證明有助於患者戒菸的藥物之一——伐尼克蘭——在 2009 年至 2016 年間帶有黑框警告,表明該藥物可能會加重精神症狀。在新發現表明這些副作用不如先前認為的那麼明顯之後,食品和藥物管理局取消了此警告;即便如此,許多臨床醫生仍然不願為患有精神疾病的患者開伐尼克蘭。

另一個問題是,患有精神健康問題的患者經常被排除在戒菸研究之外。研究人員可能擔心有精神病史的參與者會混淆研究結果或使試驗更難進行;然而,這些擔憂忽略了一個現實,即精神疾病患者代表著一個龐大的吸菸人群,需要將其納入這些研究中。多位成癮專家呼籲研究人員在戒菸試驗中納入更多精神疾病患者,以更好地解決這種差異。

事實上,許多患有精神疾病的吸菸者都有戒菸的動機。例如,一項2011年對 500 多名患有雙相情感障礙的當前吸菸者進行的調查發現,74% 的人表示渴望戒菸。儘管存在普遍的機構和文化障礙,但也有大量證據表明,治療和藥物等戒菸策略也適用於患有精神健康問題的患者。

幸運的是,這些患者並不孤單,並且圍繞這個問題的認識正在傳播。越來越多的精神病院正在禁止在其設施內和設施外吸菸。包括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在內的公共機構正在圍繞戒菸工作與美國精神病學協會等學術組織合作。2017 年,一個專注於遏制菸草使用的非營利組織 “真相行動” 發起了一項廣告宣傳活動,譴責菸草行業將患有精神健康問題的人作為目標。

與菸草的鬥爭幫助無數美國人過上了更健康的生活。精神疾病患者也應該有這個機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