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該擔心沃爾瑪內衣上的標籤嗎?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本文發表在《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中,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據多家新聞報道,包括今天來自《華爾街日報》的一篇報道,零售巨頭沃爾瑪將在內衣、牛仔褲和其他消費品上放置射頻識別(RFID)標籤。公司長期以來一直使用這種“智慧標籤”來跟蹤供應鏈中商品的庫存,但沃爾瑪作為世界上最大的零售商,將其應用於個人消費品的舉動,標誌著向隱私倡導者長期以來一直擔心的事情(並非出乎意料)邁進了一步。

 

這是因為射頻識別標籤可以遠距離讀取,因此可以隱蔽讀取,即使它本身不攜帶個人資訊,也可以提供大量的個人資訊。凱瑟琳·阿爾布雷希特是一位隱私和射頻識別專家,多年來一直關注這個問題,她在《大眾科學》的一期特別隱私專刊中描述了這些標籤如何對攜帶它們的人(通常是不知情的)構成新的安全風險。以下是摘錄: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 訂閱來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透過購買訂閱,您將有助於確保有關當今塑造我們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如果認為企業可能想利用射頻識別標籤來監視個人這種想法聽起來有些牽強,那麼值得考慮一下IBM在2001年申請並於2006年獲得的專利。該專利詳細描述瞭如何使用這些卡片進行跟蹤和分析,即使無法訪問官方資料庫或訪問受到嚴格限制。該專利名為“在商店環境中使用帶有射頻識別標籤的物品識別和跟蹤人員”,令人不寒而慄地詳細介紹了射頻識別技術在以下環境中的監控潛力:在網路化的射頻識別讀取器(稱為“人員跟蹤單元”)幾乎遍佈人們所去的每個地方——“購物中心、機場、火車站、汽車站、電梯、火車、飛機、洗手間、體育場館、圖書館、劇院和博物館”——以密切監視人們的行動。
根據該專利,以下是在零售環境中它的工作原理:“位於[所需跟蹤位置]的射頻識別標籤掃描器......掃描[某人]身上的射頻識別標籤......當此人在商店裡走動時,位於整個商店的不同射頻識別標籤掃描器可以接收到此人身上攜帶的射頻識別標籤的無線電訊號,並根據這些檢測跟蹤此人的移動......人員跟蹤單元可以記錄該人訪問過的不同位置以及訪問時間。”
IBM解釋說,射頻識別標籤中沒有儲存個人資料並不構成問題,因為“個人資訊將在該人使用其信用卡、銀行卡、購物卡等時獲得。”標籤的唯一射頻識別號碼與個人身份之間的連結只需要建立一次,該卡此後即可作為該人的代理。…
隨著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攜帶甚至穿著帶有射頻識別標籤的物品,跟蹤基礎設施對營銷人員來說將變得越來越有利可圖。目前,數千萬張帶有射頻識別標籤的非接觸式信用卡和ATM卡正在流通,以及數百萬張員工門禁卡。基於射頻識別的公共交通通行證在歐洲和日本廣泛使用,也正在進入美國城市。IBM的人員跟蹤單元仍然只是一項專利,但一個名為奧爾頓塔的英國遊樂園提供了一個射頻識別跟蹤潛力的生動例證。在進入公園時,每位遊客都會獲得一個帶有唯一ID號碼的射頻識別腕帶。當人們享受遊樂設施時,遍佈公園的射頻識別讀取器網路會在每個腕帶進入範圍時檢測到它,並觸發附近的攝像機。每個人的坦誠鏡頭都儲存在以腕帶ID號碼標記的檔案中,然後在一天結束時向客戶提供紀念DVD。

(如果您有數字訂閱,可以閱讀整篇文章“如何使用射頻識別標籤跟蹤毫無戒備的人”;印刷版標題是“射頻識別標籤——輪到你”。)

沃爾瑪已宣告它認識到這個問題,但事實是,如果它想這樣做,它可以扮演老大哥的角色。如果標籤系統對沃爾瑪來說是有價值的,那麼其他零售商很可能會效仿,從而產生許多可能侵犯個人隱私的點。

有一個積極的方面:沃爾瑪正在安裝可拆卸的標籤。為了隱私起見,我們希望該功能永久保留。

射頻識別晶片的圖片來自Maschinenjunge,透過維基共享資源。

Philip Yam is the managing editor of ScientificAmerican.com, responsible for the overall news content online. He began working at the magazine in 1989, first as a copyeditor and then as a features editor specializing in physics. He is the author of The Pathological Protein: Mad Cow, Chronic Wasting and Other Prion Diseases.

More by Philip Ya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