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應該將他們的私人辯論保密嗎?

不——幕後發生的來回交流是科學過程的重要組成部分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本文發表在《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上,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最近一次旅行中,我從華盛頓飛回家的航班因為波士頓地區的雷暴天氣延誤了一天,所以我叫了一輛計程車去附近的酒店。當我進入他的車時,司機名叫納西爾,他問:“您看過最近M87黑洞的照片,並聽說過媒體剛剛報道的星際流星的發現嗎?”

我很快就承認了“事實上,我參與了這兩項研究”,並繼續就相關細節和不確定性進行了對話。儘管我前幾天在華盛頓特區的訪問重點是確定物理學和天文學領域的未來優先事項,但這次談話卻是其中的亮點。是什麼讓這次偶然的相遇如此令人振奮?

在我的職業生涯早期,我注意到我的導師們認為與媒體的互動是不必要的,有時甚至會損害科學研究的本質。這種心態的理由是,媒體報道往往是膚淺的,公眾沒有充分的瞭解和技術教育來以有意義的方式參與科學討論。本著“專業的製鞋應該留給懂得如何製鞋的人”的精神,科學家應儘可能避免拋頭露面。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工作: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當今塑造我們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在我職業生涯的後期,我意識到,實際上,作為科學家,我們有責任傳播公眾感興趣的結果,而不是將它們藏在學術的象牙塔裡,藏在由技術語言和複雜方程式構成的 opaque walls 後面。 這有三個根本原因。

首先,學術研究是由公眾透過聯邦研究資助以及學生和博士後獎學金資助的。作為回報,公眾有權知道學術界如何使用這些資金。來自公眾的廣泛關注的好處是提供反饋,突出顯示對我們所生活的社會更重要和更相關的議題。 

一個與公眾興趣脫節並需要這種反饋的研究課題是尋找外星科技文明。大約四分之一的恆星擁有表面溫度與地球相似的岩石行星,為液態水中生命的化學物質提供了可能性。在地球上,從化學物質湯到第一個活細胞的飛躍比從簡單的細胞生物到複雜生命的過渡更具挑戰性。

因此,天文學家應該將尋找微生物和技術生命跡象作為主流活動是很自然的。即使大多數外星文明現在已經滅絕,人們也可以透過搜尋核戰爭產生的放射性產物、行星大氣層的工業汙染、巨型建築、行星表面的光伏電池或廢棄技術裝置的太空碎片來從事“太空考古學”

儘管有這種自然的期望,但主流天文學中存在討論尋找外星文明的禁忌,而尋找微生物生命則被認為是合法的。這種情況與公眾對這兩種搜尋的興趣形成鮮明對比。

其次,接觸令人興奮的科學工作可以激勵世界各地的孩子們成為科學家。創新的未來取決於吸引最優秀的人才從事藍天科學研究。對於那些後來成為政策制定者或企業高管的好奇的孩子來說,更廣泛的好處是豐富他們對科學的認識。

第三,科學傳播服務於一個重要目的,即向公眾普及最新的前沿和突破。反過來,這可以激發科學發展的工業應用,透過激勵技術企業家和創新者建立新業務來實現實際用途。

教科書描繪了一種誤導性的印象,即科學是關於精心制定且一致同意的結果。但“引擎蓋下”的現實卻大相徑庭。許多科學過程涉及由不確定性和不確鑿的證據引起的多種觀點的辯論。我的一些同事認為,因此科學家應該公開保持沉默,並避免討論正在進行的研究,這些研究充斥著不確定性。

換句話說,科學家應該在關起門來辯論,直到他們就結果達成共識。如果公眾注意到科學爭端,科學將在公眾眼中失去信譽,而諸如“全球變暖”之類的結論性結果將不會在政策制定者中獲得應有的尊重。

但是這種論點違背了蘇格拉底對話作為尋找問題答案的方法的思想。為了使科學保持信譽,至關重要的是,我們展示辯論的透明性,這是辯論最有成效的階段。科學的核心是一種人類活動,科學家常常像犯罪現場的偵探一樣遵循常識,有時也會帶有偏見。

當科學界在壓倒性證據的基礎上達成共識時,與更常見的不確定性階段相比,它的觀點將顯得更可信。只要科學過程是誠實的,年輕研究面上的疙瘩沒有被化妝掩蓋,公眾就會欣賞它的真實性。在討論結束並與政策制定者接觸之前,將學術界周圍的牆壁封閉起來,只保留傑出的專業人士參與對話,這是一種居高臨下的態度。

在科學家持有這種態度的情況下,民粹主義運動自然會懷疑學術界,並認為它是精英階層的一部分,他們的審議常常不為人所知。 不應將公眾視為被動的聽眾,而應讓他們參與誠實的對話。

我們生活在一個機器學習、人工智慧 (AI) 和社交媒體威脅要取代人類之間傳統蘇格拉底對話的時代。這些技術發展如此迅速,以至於一位學生最近在課堂上問我:“人工智慧會接管科學事業,還是人類總是需要?”我的回答是,資料分析和理論模擬已經由計算機完成,但在指導整個過程中仍然需要人類的創新。鑑於對人類的需求,我們應該讓公眾瞭解我們最新的科學發現——因為我們應該從中汲取最好的想法來定義我們共同的未來。

我回家的不幸延誤最終變成了一次與計程車司機的有益交流,這為我未來的科學專案提供了靈感。誠實的對話為參與其中的獨立方增加了價值;它們為科學和社會提供了一種雙贏的策略。

Avi Loeb is the head of the Galileo Project, director of the Institute for Theory and Computation at the Center for Astrophysics | Harvard & Smithsonian, founding director of Harvard University’s Black Hole Initiative, and the former chair of the Harvard astronomy department (2011-2020). He is a former member of the President’s Council of Advisors 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a former chair of the Board on Physics and Astronomy of the National Academies. He has published more than a thousand peer-reviewed papers and is the bestselling author of Extraterrestrial and Interstellar and a co-author of the textbooks Life in the Cosmos and The First Galaxies in the Universe.

More by Avi Loeb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