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對於超過 2700 萬被診斷患有心臟病的美國人來說,性生活似乎是一項有風險的活動。但一份新報告稱,情況並非一定如此。風險程度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患者病情的嚴重程度,以及性生活帶來的壓力程度(或者,也許是興奮程度)。
該報告於週四在 《迴圈:美國心臟協會雜誌》 上線上發表,報告指出,病情穩定的心臟病患者透過性生活引發進一步心臟問題的風險較低。之前的研究表明,在所有猝死的人中,只有約 0.6% 的人在性行為時猝死。如果這聽起來仍然有點冒險,請考慮一下,其中四分之三的人是與配偶以外的人發生性行為時猝死的——大多數是與年輕的伴侶在非家中地點,或者是在“過度飲食和飲酒後”嘗試性行為時猝死的,報告作者,以貝勒醫學院的格倫·萊文為首的作者指出。
研究人員建議,相對健康的心臟病患者不妨減少對性生活的擔憂——諮詢醫生是確保性生活安全的第一步。報告指出:“心臟事件後性生活的改變可能會損害患者的生活質量,對心理健康產生負面影響,並給婚姻或其他重要的親密關係帶來壓力,進而可能導致抑鬱和焦慮。” 去年發表的研究發現,性滿意度實際上可能有助於預防心臟病。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該報告還總結說,心血管藥物對性功能的影響甚微,作者建議患者繼續服藥。他們還建議與醫生或諮詢師討論這些事情。作者指出,大多數患者及其伴侶都認為“他們在這一主題上沒有得到醫療保健提供者的充分教育,並且希望獲得更多關於如何恢復正常性生活的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