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隨著醫院努力整合電子病歷,一些醫院已經建立了電子藥物訂購系統,以幫助減少處方錯誤。 但並非所有所謂的計算機化醫囑錄入 (CPOE) 系統都針對不同的患者群體進行了專門調整。 雖然有些系統可以發現個人潛在的危險藥物-藥物相互作用,但只有一種系統會在醫護人員訂購可能對老年人有害的藥物時發出警報。
“我們早就知道,某些常用處方藥可能對老年患者有害,” Beth Israel Deaconess Medical Center (BIDMC) 醫院醫學副主任兼老年病學家 Melissa Mattison 在一份準備好的宣告中表示。“但由於大多數醫生沒有接受過老年醫學培訓,他們可能沒有意識到這些風險。”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 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報道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一項新的研究於 8 月 9 日線上發表在《內科醫學檔案》上,分析了 BIDMC 新的 CPOE 計劃三年多的資料,該計劃向醫護人員發出警告,告知他們為 65 歲或以上患者訂購的潛在有害藥物。
該論文指出,大約 60% 的藥物不良事件發生在訂購步驟(而不是給藥期間),因此,最大限度地減少選擇不當的藥物可能有助於減少這些常見的醫療錯誤,這些錯誤在高達 40% 的住院期間發生。
“我們的研究發現,當醫生被告知他們訂購的藥物可能對老年住院患者構成危險時,醫囑幾乎立即下降,”該研究的第一作者 Mattison 說。
在 2005 年 BIDMC 安裝了新的 CPOE 功能後,老年人的潛在不適當用藥 (PIM) 的醫囑下降了——並且保持在——比以前低約 20%(從平均每天 11.6 次降至每天 9.9 次)。
Mattison 說:“今天常用的許多藥物尚未在老年人或老年患者身上進行測試。” “因此,適合年輕成人的劑量可能會導致老年人出現潛在的有害副作用,因為老年人代謝藥物的速度往往較慢。”
研究人員的警告基於 Beers 標準,該標準列出了數十種被標記為老年人潛在不適當用藥的藥物。 Mattison 說,該團隊希望避免標記過多的藥物,因為“過多的‘警報’只會導致使用者疲勞,人們不再關注,這會使警告系統變得毫無用處。”
他們選擇標記 18 種常見藥物,這些藥物對老年人有更安全的替代療法。 醫護人員可以透過選擇行動方案(例如“已注意到相互作用,方案在臨床上適用,將密切監測”)來覆蓋該註釋。 該系統還警告處方醫生注意三種常見藥物,這些藥物在老年人中可能需要不同的劑量。 作為對照藥物類別,研究人員沒有為四種沒有推薦更安全療法的常用療法建立警告。
該小組發現,儘管帶有警告的藥物的醫囑在系統投入使用後立即下降,但對於劑量建議不同或沒有警告的藥物組,訂購數量沒有變化。 作者指出,由於醫院沒有電子藥物管理記錄,他們無法跟蹤實際給藥給患者的訂購藥物量——或發生了多少與藥物相關的不良事件。
“我們沒有觀察到明顯的學習效應,人們可能希望看到隨著時間的推移,PIM 的訂購率進一步降低,”作者在他們的論文中指出。 他們將此歸因於醫院負責訂購藥物的人員的年度流動率很高。 但研究人員寫道,他們希望這樣的系統能夠“改變臨床醫生訂購藥物的方式,併為指導行為提供新的機會”。
圖片由 iStockphoto/monkeybusinessimages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