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國界記者釋出 2012 年“網路敵人”名單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總部位於巴黎的非政府組織(NGO)無國界記者組織致力於捍衛記者和打擊審查制度,於週一將巴林白俄羅斯政府列入其 2012 年網路敵人名單——該名單列出了全球範圍內過濾線上內容、限制公民網際網路訪問、追蹤網路異議人士以及利用網路傳播親政府宣傳並抹黑反對派的政府。這些國家與該非政府組織列為網路壓迫者的其他政府並列,包括緬甸、中國、古巴、伊朗、朝鮮、沙烏地阿拉伯、敘利亞、土庫曼、烏茲別克和越南。

巴林的人口為 120 萬,面積大致相當於美國華盛頓特區。去年二月,作為中東和北非阿拉伯之春抗議活動的一部分,巴林爆發了起義。在那段時間裡,這個波斯灣國家的政府對其公民實施了新聞封鎖,阻止國際媒體入境,騷擾人權活動家,並逮捕部落格作者和網際網路活動家等等。無國界記者組織聲稱,其中一名活動家在囚禁中死亡。根據“網路敵人”報告,在起義期間,與前三週相比,進出巴林的網際網路流量下降了 20%。

白俄羅斯是一個前蘇聯共和國,面積略小於堪薩斯州,人口為 950 萬。由於其政府努力增加網站封鎖和過濾透過網際網路傳播的資訊,白俄羅斯也被列入敵人名單。據無國界記者組織稱,亞歷山大·盧卡申科總統的政權曾利用Twitter傳送旨在恐嚇示威者的資訊,並且該國的主要網際網路服務提供商已將試圖訪問線上社交網路 Vkontakte 的使用者重定向到會在使用者計算機上下載惡意軟體的網站。該非政府組織報告稱,一項於 1 月生效的新法律加強了網際網路監控和控制措施。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報道關於當今世界發現和塑造我們世界的重大故事。


印度哈薩克的政府被列入該組織的“受監控”名單,與澳大利亞、埃及和其他 10 個國家並列。預計到 2014 年,印度將有近 3 億公民使用網際網路(高於 2011 年底的 1 億),該國已逐漸開始監控和控制網路流量,例如要求谷歌刪除數百個批評政治家的影片。哈薩克一家地區法院於 2011 年 8 月下令封鎖 20 個被認為宣揚恐怖主義和宗教極端主義的網站,此舉幫助該國登上該非政府組織的名單。

略微令人驚訝的是,利比亞委內瑞拉從“受監控”名單中移除。利比亞的移除主要歸功於穆阿邁爾·卡扎菲上校被推翻和處決,即使在他的政權崩潰時,他仍試圖透過切斷網際網路訪問來實施新聞封鎖。據無國界記者組織稱,在委內瑞拉,烏戈·查韋斯總統成功控制了該國媒體的大部分方面,但至少目前仍在繼續允許在該國自由訪問網際網路。

完整的 2012 年網路敵人報告可在該非政府組織網站上查閱(pdf)

2011 年 2 月巴林起義圖片,由 Lewa'a Alnasr 提供,透過維基共享資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