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僅反映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在20世紀30年代,考古學家在北京附近的周口店遺址發掘出了驚人的部分頭骨和其他骨骼,代表大約40個個體,最終被歸類為早期人類物種直立人。這些骨骼,據最近估計大約有77萬年曆史,構成了有史以來發現的最大的直立人化石收藏。它們是中國古人類學的驕傲和喜悅。然後,它們消失了。
根據歷史記載,在1941年,該收藏中最重要的化石被裝在大型木製腳櫃或板條箱中,準備移交給美國軍方,以便在二戰期間運往紐約的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儲存。但化石從未到達美國。今天,科學家們擁有的只是這些骨骼的複製品。原件的消失是古人類學中最大的謎團之一。
然而,研究人員發現了一條新的線索。在今天發表在《南非科學雜誌》上的一篇論文中,約翰內斯堡威特沃特斯蘭德大學的李·伯傑以及北京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的劉武和吳秀傑詳細介紹了他們對最近一份關於失蹤骨骼位置的報告的調查。前美國海軍陸戰隊員理查德·M·鮑文,現年 80 多歲,聲稱在 1947 年,當他駐紮在中國國共內戰期間的港口城市秦皇島的霍爾科姆營地時,有一天晚上在挖散兵坑時,他偶然發現了一個裝滿骨骼的箱子。他嚇壞了,重新埋葬了箱子。此後不久,他的連隊撤離了秦皇島。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有助於確保未來能夠繼續報道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由於關於化石下落的最可靠說法是它們到達了霍爾科姆營地,研究人員認為鮑文的報告值得進一步調查。也許 1941 年負責化石的軍官看到化石在戰時混亂中無法裝船,便選擇將它們埋起來以備日後取回——但最終卻再也沒有回來。
研究小組利用鮑文和一位當地港口專家的資訊,對鮑文所說他挖出骨骼箱子的石頭營房的位置提出了三種最佳猜測。這三個位置都位於約 200 米乘 200 米的區域內。“一個可能的位置位於一個大型倉庫的下方,但其餘位置都位於一個大型停車場和道路下方,”研究人員指出。
作者認為,鮑文聲稱發現的箱子很可能在該地區開發過程中被毀壞。但如果它沒有被毀壞,科學可能仍然可以找回失蹤的北京猿人化石。研究小組總結道
“我們確定,相關區域將在不久的將來進行開發,並且‘大型建築物’將在該地點建造。這種開發當然提供了機會,道路和倉庫將被挖掘,如果理查德·鮑文提到的腳櫃以某種方式奇蹟般地倖存下來,那麼它或其內容物可能會在挖掘過程中被發現。文化遺產辦公室的地方當局已承諾監測該地區的任何挖掘工作,以尋找腳櫃或化石的殘餘物,而理查德·鮑文在 1947 年觀察到的骨骼的回收就寄託在這渺茫的機會上。”
03/30/12 更新:讀者 @_timskinner 透過 Twitter 評論道:“有時一箱骨頭只是一箇舊棺材。我想他們有理由相信這裡不是這種情況?” 我向新論文的作者之一李·伯傑提出了這個問題,他回覆說:“是的,這當然是一種可能性——但首先它們是在某種‘腳櫃’中,在一個合理的位置,也許最重要的是鮑文先生認為這些骨頭類似於北京猿人化石。當然,這可能是一個‘骨頭箱’或某種臨時棺材,但人們開始質疑為什麼骨頭會在這樣一個木製腳櫃中,在這個位置,以及為什麼它們看起來像北京猿人化石(或者至少為什麼它們會在鮑文先生的腦海中產生這種聯想)。鑑於它們丟失的獨特歷史環境及其重要性,這足以作為調查和報告此事的證據。有時探索有點像那個古老的關於高爾夫/統計學的笑話:‘事實證明,100% 未到達洞口的推杆都不會進洞’——好吧,‘100% 不去調查聲稱的探險傢什麼也找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