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很久以前,一種擁有大腳的小型人類物種與我們人類共同生活在地球上。它們捕獵巨型老鼠和小型象的近親,抵禦巨型鸛的攻擊,並躲避可怕的巨龍。這不是一本失落的托爾金小說的情節。這是真實發生過的。我指的是我們已滅絕的親戚弗洛勒斯人,它們在距今17000年前居住在印度尼西亞的弗洛勒斯島上,因其明顯的特徵而被戲稱為“霍位元人”。根據科學重建,事實證明,儘管這個物種體型很小,但它可能看起來相當熟悉。
弗洛勒斯霍位元人最著名的來源是一位名為LB1的成年女性的相對完整的骨骼,她身高約一米,大腦大小不到我們自身的三分之一。她的體型比例與科學家們期望在如此近期生活的人類物種中看到的情況完全不符,反而讓人想起早期的人類先驅,例如生活在三百多萬年前的露西的物種,即南方古猿阿法種。因此,自從這些骨骼在2004年公佈以來,專家們一直在爭論霍位元人在家譜中的位置。
一個有趣的理論認為,霍位元人可能表明人類祖先離開非洲的時間比之前認為的要早得多。傳統觀點認為,南方古猿從未離開過非洲大陸,而是由更高、更大腦的智人來殖民舊世界的其他地區。但一些研究人員認為,也許霍位元人是早期離開非洲的南方古猿的遺留種群。這將有助於解釋這種生物矮小的身材和小腦,以及其他原始特徵。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重大故事的未來。
這樣一個解釋使LB1面孔的新重建對我這個外行來說更加令人驚訝。澳大利亞伍倫貢大學的人類學家蘇珊·海耶斯使用法醫技術,從頭骨形態來估計面部外觀,建立了這張影像。在我看來,它很像現代人類,儘管我確信頭部的微小尺寸會削弱現實生活中的相似性。海耶斯在12月10日在伍倫貢舉行的澳大利亞考古學年會上公佈了重建結果。
另一種理論認為,霍位元人是直立人的矮化後代,它們進化出矮小的身材是為了適應弗洛勒斯島上有限的食物資源。這種“島嶼矮化”現象也發生在其他物種中。少數研究人員接受的第三種可能性是,這些微小的骨骼只是患病現代人的遺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