鵪鶉展示偽裝大師技巧,以保護其色彩鮮豔的卵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鵪鶉蛋就像富含蛋白質的免費午餐,在地面上等待被捕食者發現和吞食。但日本鵪鶉(Coturnix japonica)似乎已經掌握了一種令人印象深刻的偽裝操縱行為,以保護其卵免受捕食。

雌性日本鵪鶉傾向於產下獨特的卵,這些卵對每隻鵪鶉都是特定的。有些鳥產下的卵呈深金色,一半覆蓋著深棕色斑點;另一些鳥的卵呈精緻的淡黃色,只散佈著少許灰色斑點。一項新的研究表明,雌性鵪鶉在產卵前會選擇最適合其特定卵外觀的最佳偽裝的築巢區域。研究結果於1月17日在《當代生物學》雜誌上線上發表。

動物世界的偽裝策略通常利用兩種方式:融合——動物類似於其環境中的元素,例如竹節蟲——或破壞性著色——動物身上的圖案使其輪廓難以辨認,例如豹子的情況。科學家發現,這些日本鵪鶉根據具體情況,為它們的卵同時利用了這兩種策略。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事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在英國聖安德魯斯大學的喬治·洛弗爾的帶領下,該團隊為雌性日本鵪鶉提供了四種不同的背景選擇來產卵。“當有選擇時,鳥類始終選擇使視覺檢測其卵輪廓最具挑戰性的產卵基質,”研究人員在他們的論文中指出。

洛弗爾在一份準備好的宣告中說:“也許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這種最大化似乎是針對個別鳥類的’。” 例如,一隻傾向於產下斑點較少的卵的雌性鵪鶉選擇了與卵的整體顏色最匹配的表面,利用了背景匹配策略。然而,一隻產下主要覆蓋著深色斑點的卵的雌性鵪鶉通常會選擇深色背景,以利用破壞性著色。由於雌性鵪鶉傾向於隨著時間的推移產下圖案相似的卵,因此研究結果表明,鳥類是在選擇產卵地點,而不是根據周圍環境控制卵的外觀。

洛弗爾和他的同事在他們的論文中指出:“我們的研究結果表明,鵪鶉‘知道’它們各自的卵圖案,並尋找能夠為它們各自的表型提供最有效偽裝的巢穴位置。”

要了解這種策略在野外的有效性還需要更多的工作,其他因素——例如可用的材料和環境——也可能影響鳥類在實驗室外選擇巢穴位置。

但這些發現提出了一個有趣的建議,即這些鵪鶉會根據其卵的外觀預先策略性地選擇產卵地點。

洛弗爾在一份準備好的宣告中說:“動物根據它們對環境和自身表型的瞭解做出選擇,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它們的繁殖和生存能力。” 他和他的同事在論文中指出,鵪鶉的產卵行為的例子“應該鼓勵人們將偽裝不僅僅看作是生物體外觀的功能,而且是外觀和行為特徵的功能”。

有些動物,例如章魚,使偽裝的行為要素看起來很明顯(因為它們自己可以改變外觀以匹配周圍環境)。但是對於那些無法控制自己或卵的外觀的動物來說,選擇最佳位置以匹配其外觀似乎是一種令人印象深刻的適應能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