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顆藥丸讓你變聰明:肉體機器的迷思

加入我們科學愛好者的社群!

這篇文章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並反映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如今,人們動輒援引神經科學來解釋幾乎所有行為——從華爾街交易員的舉動,到使我們虔誠的“上帝基因”。“神經神話”一詞甚至已經出現,用來指代一系列關於大腦如何運作的謊言。當然,最大的神經神話是,我們只使用了大腦的百分之十。

 

一部名為 Limitless 的新電影就以此為主題,這部電影實際上獲得了一些好評。一個倒黴的作家吞下了一顆藥丸,就能更快地思考,記住他過去生活中的每一個細節,並且在智力上勝過所有人。這種藥丸——再說一遍,我們真的在這裡異想天開——在幾秒鐘內生效,而服用它的人會變成一個精神超人。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有助於確保未來能夠繼續產出關於發現和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思想的、具有影響力的報道。


 

藥丸 NZT 的作用原理是讓使用者加速心理處理以利用所有神經迴路。與這部電影相關的宣傳承認,雖然我們確實有可能使用我們大腦的全部,但我們在任何給定時間只利用了,比如說,我們全部容量的 20%。這同樣是一個 bubbe meise (“都市神話”,從原始意第緒語的粗略翻譯)。我們對大腦瞭解得越多,我們就越發理解幕後有很多事情在發生:始終都有新聞。在 Google 上搜索“預設模式網路”。

 

好吧,讓我們給《Limitless》的創作者一點點讓步:假設你的大腦不是每時每刻都在全速運轉,並假設我們可以透過像 NZT 這樣的神奇藥丸來實現這一點。在所有神經機制全速運轉的情況下,結果會是什麼:戈登·蓋柯、阿爾伯特·愛因斯坦、巴勃羅·畢加索?可能不是。在一切都火力全開的情況下,最好的情況是,你可能會餓得要命、性慾高漲,並且在跳傘時發推文。但更有可能的是,情況會糟糕得多。大量的興奮性神經遞質會導致專家們所說的“興奮性毒性”,在這種情況下,一個又一個迴路會崩潰,就像中風後發生的那種大規模腦損傷。比喻來說,你的腦袋會爆炸。 

來源:Wikimedia Commons

 

Gary Stix, senior editor of mind and brain topics at 大眾科學, edits and reports on emerging advances that have propelled brain science to the forefront of the biological sciences. Stix has edited or written cover stories, feature articles and news on diverse topics, ranging from what happens in the brain when a person is immersed in thought to the impact of brain implant technology that alleviates mood disorders such as depression. Before taking over the neuroscience beat, Stix, as 大眾科學's special projects editor, was responsible for the magazine's annual single-topic special issues, conceiving of and producing issues on Albert Einstein, Charles Darwin, climate change and nanotechnology. One special issue he oversaw on the topic of time in all of its manifestations won a National Magazine Award. With his wife Miriam Lacob, Stix is co-author of a technology primer called Who Gives a Gigabyte? A Survival Guide for the Technologically Perplexed.

More by Gary Stix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