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作者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最近描述的一群昆蟲化石出土於一億年前的南美地層,它們是弗蘭肯斯坦式的、由不匹配的部件組成的集合:像螳螂一樣細長的<0xE5><0x89><0x8D>腿;像蜻蜓一樣細長的翅膀;以及與現代蜉蝣相匹配的翅脈圖案。它們的形態非常不尋常,以至於科學家們正在將這些生物編目到一個全新的<0xE7><0xA7><0xA8>類群中。他們希望這些奇怪的昆蟲能夠揭示早期昆蟲如何生存以及現代昆蟲多樣性的秘密。
得益於地質學上的偶然事件,覆蓋現在巴西東北部一部分地區的富饒淺海生態系統在一億多年前被記錄在化石記錄中。在著名的克拉圖地層中,昆蟲幼蟲化石非常常見,以至於當地的磚瓦工人為它們起了綽號。科學家們一直在仔細觀察這些昆蟲,並取得了一些令人驚訝的發現。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事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事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有助於確保未來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正如新研究的作者所描述的那樣,“非常特殊的衍生特徵組合”使人們更清楚地瞭解了現代昆蟲是如何進化的。新的<0xE7><0xA7><0xA8>類群 Coxoplectoptera 在 7 月 19 日線上發表於 Insect Systematics & Evolution 的一篇論文中進行了描述。
在新<0xE7><0xA7><0xA8>類群(古翅<0xE7><0xA7><0xA8>群 Palaeoptera 中,供那些關注分類的人參考),一個科特別令人好奇。米科萊蒂科 Mickoleitiidae 演化支的成員具有大的複眼和突出的、類似蜻蜓的胸部。M. longimanus 物種因其特別長的<0xE5><0x89><0x8D>腿而得名,它有四個細長的翅膀,長度是其身體的兩倍多。
巴西的岩石特別慷慨地揭示了這些奇怪昆蟲的幼蟲化石。這些幼蟲的長度從 10 到 32 毫米不等,它們還擁有一些有趣的解剖學特徵,這些特徵為它們的生活方式提供了一些線索。研究人員檢查了 21 個標本,並得出結論,它們可能部分隱藏在洞穴中,並使用它們的觸角和“猛禽”般的前腿來捕捉獵物。
正如由德國斯圖加特州立自然歷史博物館的阿諾德·斯塔尼切克領導的研究人員在他們的論文中指出的那樣,“幼蟲的形態不允許對它們的生活方式做出明確的結論。”但是,透過回到岩石本身,可以收集到更多關於它們生活的線索。在一塊岩石板上發現了一隻成年 M. longimanus 和一條幼年史前魚類 (Dastilbe):它的命運是在幾秒鐘內成為晚餐。
圖片由斯圖加特州立自然博物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