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亞特蘭蒂斯號發射筆記:7月7日上午9:00
肯尼迪航天中心——截至目前,美國宇航局的最後一次航天飛機發射仍然定於週五上午11:26(美國東部時間),但一股正在逼近佛羅里達州太空海岸的風暴仍然是主要擔憂。
昨天下午在等待任務管理人員做出是否發射的決定時,我決定去參加SpaceX公司舉辦的小型實地考察。SpaceX是獵鷹火箭和龍飛船的建造商,它們計劃將貨物——以及之後最多七名宇航員——送往國際空間站(ISS)。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有關塑造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延續。
媒體的採訪和參觀讓我有機會近距離接觸龍飛船。至少在外形上,它讓人聯想起阿波羅號和新的多用途載人飛行器。但比後者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它已經飛行過,成功繞地球飛行兩次,然後從太平洋回收。我還參觀了發射臺,看到了獵鷹9號火箭第一級的末端及其九個發動機。我必須小心,不要從背面拍攝它們(也不允許拍攝到圓筒的前部內部),以免競爭對手獲得一些免費的技術提示。
我希望創始人兼執行長埃隆·馬斯克會在那裡。他曾作為PayPal的聯合創始人以及特斯拉汽車的負責人而發家致富。自從去年獵鷹9號-龍飛船成功進行軌道飛行以來,他似乎已成為太空飛行世界的搖滾明星(或者說是史蒂夫·喬布斯?)。
有效載荷夥伴:被高溫燒焦的龍飛船。SpaceX計劃改裝和重複使用飛船,而不是為每次飛往國際空間站的飛行建造新的飛船。圖片來源:邁克爾·J·巴塔利亞
最著名的演講者是前美國宇航局國際空間站和太空梭老將加勒特·賴斯曼,他站在被重返大氣層燒焦的龍飛船前,讚揚了這種替代政府資助(儘管有補貼和刺激資金)太空旅行的可能性。一個值得誇耀的點是:SpaceX是唯一一家實現軌道飛行和回收的私營實體,它與國家和國際航天機構並列。
但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據任務保證主管斯科特·亨德森說,整個運營由60名員工管理,並使用一個簡樸的發射臺,配備了廉價的裝置,例如一個從阿波羅時代購買的41.5萬升液氧罐,該公司以超過廢料成本1美元的價格購買。* 該發射臺曾被美國空軍廢棄,美國空軍與美國宇航局一起最初使用它來發射泰坦4號火箭,現在免費提供給SpaceX使用。
“這就是我所說的‘重型發射國家’,”前空軍指揮官亨德森說道,他指著在熱浪中波動的太空梭,以及競爭對手德爾塔和阿特拉斯發射場。對於SpaceX而言,其理念是以聯盟號的方式(而不是像大多數美國宇航局火箭那樣垂直堆疊推出)快速推出側躺的火箭元件,將其豎立起來,加註燃料,使其脫離發射臺,併為下一次發射做好準備。馬斯克要求他們將週轉時間縮短到一小時(而太空梭則需要幾天到幾周)。亨德森承認他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第一次發射,”他說,“我們提前了36小時推出,第二次發射是12小時,下一次我們的目標是六個小時,也許我們會縮短到一個小時。”時間會證明一切。
簡樸:SpaceX的發射臺,由空軍免費提供。該發射臺以前用於發射重型泰坦火箭,包括卡西尼-惠更斯土星探測器。圖片來源:邁克爾·J·巴塔利亞
戰略關係副總裁勞倫斯·威廉姆斯展示了獵鷹9號助推器,他對其成本效益和設計簡潔性感到興奮,例如級聯機構(火箭上主要的單點故障)以及其冗餘系統,例如九臺發動機。他說,在有效載荷較輕的情況下,“我們可能會損失多達九個發動機中的四個,仍然能夠完成任務。”他還補充說,由於火箭將把龍飛船送入軌道,“運載火箭的設計符合載人等級要求。” SpaceX希望在2012年將貨物運送到空間站,並且馬斯克表示,在2014年將人類送往那裡。
這一切都為進入太空提供了一種可行且有利可圖的方式。在背景中,太空梭準備發射象徵著過去,馬斯克團隊的熱情讓我深受鼓舞。當然,這只是一次完全積極的公司展示,我走的時候印象深刻,並希望私營部門能夠從美國宇航局手中接過接力棒,不僅讓美國重新進入太空,而且將軌道空間變成一個例行目的地,不僅對政府而言,而且對有遠見的人、企業家,甚至我們普通人也是如此。
*更正(2011年7月8日):這句話在釋出後進行了編輯。它最初宣告液氧罐是以1美元的廢料價格購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