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在談到如何養活地球上經常捱餓的大量人口時,有幾件事是明確的:共產主義的大規模集體農場行不通,並且為主要農作物培育特定性狀可以提高產量,有時甚至非常顯著。畢竟,在過去50年(人口爆炸性增長的時期)中,最重要的兩項農業成就是將中國土地重新分配給1.6億農民家庭,以及由諾曼·博洛格在小麥方面的開創性工作引發的綠色革命。
前者提高了產量,並在過去30年中為世界人口最多的國家大規模減貧做出了貢獻,而後者則根據國際食物政策研究所 (IFPRI) 對農業成就的最新分析,負責預防亞洲和其他地區預計的饑荒。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事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自 20 世紀 50 年代以來,儘管全球人口已增長到 60 多億,但遭受營養不良的人口比例已從三分之一降至六分之一。儘管遭受營養不良的總人數仍然相同(10 億),但這意味著今天約有 50 億人,超過 1950 年地球上的總人口,能夠獲得足夠的食物。
儘管“綠色革命”和對主要農作物的類似改良,例如中國的雜交水稻,可能是餵養更多人方面最成功的努力,但其他食物方面的成功還包括
• 種植當地灌木和樹木,以恢復布吉納法索和尼日的乾旱農田,以及尼泊爾的社群林業,從而實現可持續的生計和森林
• 阿根廷的免耕大豆種植,目前覆蓋約 1800 萬公頃,並減少了水土流失和土壤肥力損失
• 亞洲綠豆種植的推廣以及東非玉米改良品種的推廣
• 牛牛瘟疫苗接種及其最終根除
• 菲律賓生長速度更快的養殖羅非魚的開發
• 在孟加拉國開展家庭園藝和畜牧業,以提高 500 萬人的營養水平
國際食物政策研究所 (IFPRI) 的 David Spielman 是《千百萬人的糧食:農業領域已被證實的成功案例》一書的合編者,他在一份準備好的宣告中說:“這些案例中的每一個都講述了一個不同的故事,說明了什麼有效、如何有效以及為什麼有效。雖然沒有一個故事能為結束飢餓提供完整的解決方案,但每個故事都說明了綜合方法對於取得成功的重要性,包括良好的科學、協作、富有遠見的領導力、社群行動和進步的政策。”
隨著世界人口預計將增長到 2050 年至少達到 90 億,重複這些農業成功的“食譜”(同時減少飢餓和營養不良、應對氣候變化和改善生計)可能會證明是一個更大的挑戰。
圖片:Steve Mirsk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