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心臟病測試帶來更高成本和更多手術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在目前盛行的“多多益善”文化中,患者常常會趨之若鶩,或者至少會屈服於最新、最先進的醫學測試。新的影像技術每年都在提高畫質晰度,過去幾年的進步使醫生能夠窺視人體內部以檢測微小腫瘤或動脈阻塞的早期跡象——所有這些都無需切開皮膚。隨著癌症掃描因其有效性而受到更嚴格的審查,一項新研究對一項針對心臟病的高科技測試的益處提出了質疑。

根據週二線上發表在JAMA, Th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上的一項分析,與之前的基於運動的測試相比,這種較新的篩查方法最終導致了更多的手術——以及隨之而來的更高的醫療成本——但沒有資料顯示它實際上能幫助人們活得更長或更健康。

這項名為冠狀動脈計算機斷層掃描血管造影術的新技術,使用CT掃描來視覺化患者的冠狀動脈,並在過去五年中變得越來越普及。以前的心臟病測試方法包括使用ECG(心電圖)、心肌灌注掃描或其他讀數的基於運動的壓力測試。然而,這種新方法的敏感性也可能被證明是它的弱點。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如果你隨便拉一個75歲的老人來做這項測試,他的冠狀動脈不太可能是完全正常的,”研究合著者馬克·赫拉特基(Mark Hlatky)在事先準備好的宣告中說,他是斯坦福大學醫學院的醫學和健康研究與政策教授。但是,輕微異常的讀數是否表明疾病程度應需要手術(如導管插入術或血運重建術),是目前以及許多其他診斷進展面臨的一個重大問題。

在一項針對超過282,800名在2006年至2008年間接受過非侵入性心臟病測試的醫療保險受益人的研究中,只有約3%的人接受了較新的基於CT的篩查。然而,與接受灌注掃描測試的人相比,接受這種篩查的人後來接受冠狀動脈導管插入術的可能性是其兩倍多,接受心臟血運重建術的可能性是其兩倍半。與接受基於ECG測試的人相比,這些CT患者同樣更有可能接受這些手術。

“我們不知道這些額外的手術最終是否會挽救生命或帶來更好的生活質量,”赫拉特基說。它們肯定意味著更高的醫療成本,在CT測試後的180天內,每位患者平均花費近14,943美元,這遠高於與灌注和ECG測試相關的10,626美元至7,991美元。

研究結果並不建議放棄高科技測試,但其要傳達的資訊是,應該評估這項測試以及許多其他新測試,以檢視它們是否真的能從長遠來看改善患者的生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