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化石表明“露西”能夠穩穩站立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在過去五百萬年左右的某個時刻,我們人類的祖先放棄了樹棲生活,轉而在地面上開始了專職的兩足行走生活。 然而,零星的化石記錄讓希望查明更現代人類直立行走出現的 研究人員感到沮喪。

即使是經過充分研究的“露西”物種,南方古猿阿法種 (Australopithecus afarensis) 的步態也一直是爭論的主題。 她 320 萬年前的骨骼大部分表明露西是相當固定的兩足動物,但由於缺乏關鍵的足部骨骼,研究人員無法自信地重建該人科動物的步態。


支援科學新聞事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事業: 訂閱。 透過購買訂閱,您將有助於確保未來能夠繼續產出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報道。


現在,一塊新近描述的化石足骨可能有助於鞏固南方古猿阿法種 (A. afarensis) 兩足行走能力的證據。 第四蹠骨是區分人類足部和猿類足部的關鍵骨骼,是首次在該物種中被描述的同類骨骼。

這塊化石於 2000 年在衣索比亞的哈達爾被發現,據 新研究背後的研究人員稱,它“幾乎完美地儲存了下來”,該研究於 2 月 10 日線上發表在《科學》雜誌上。 這塊細長的骨頭,長度不到 60 毫米,表明該物種擁有僵硬的弓形足——更像能人 (Homo habilis) 和智人 (H. sapiens) 的足部,而不是非洲猿類或早期人科動物的足部——更適應在地面上行走,而不是在樹上尋求庇護。

“足弓是類人行走的關鍵組成部分,因為它們可以吸收震動,並提供一個堅硬的平臺,以便我們能夠從腳上發力並向前移動,” 密蘇里大學哥倫比亞分校病理學和解剖科學系的 Carol Ward,也是新論文的主要作者,在一份準備好的宣告中說道。“我們祖先的足弓和我們的一樣重要。”

這種僵硬的足部與始祖地猿 (Ardipithecus ramidus) 的足部形成對比,始祖地猿是 2009 年描述的 440 萬年前的人科動物。 儘管科學家們仍在爭論“阿爾迪”可能多久會直立行走一次,但一些標本的足部骨骼——包括一個大的抓握型大腳趾——表明它是一位非常擅長攀爬的動物,擁有更扁平、更靈活的足部。

新的分析也支援了這樣一種理論,即南方古猿阿法種 (A. afarensis) 確實是留下坦尚尼亞萊託利 360 萬年前兩足足跡的靈長類動物。

“既然我們知道露西和她的親屬的腳上有足弓,這影響了我們對他們的許多瞭解,從他們居住在哪裡到他們吃什麼以及他們如何躲避捕食者,” Ward 說。“如果我們能夠理解我們被設計用來做什麼以及塑造人類骨骼的自然選擇,我們就可以深入瞭解我們今天的骨骼是如何運作的。”

足部放置影像由 Kimberly A. Congdon/Carol Ward/Elizabeth Harman 提供;化石側檢視影像由《科學》/美國科學促進會提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