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九月,可怕的霧霾捲土重來,而且來勢洶洶——是自2015年以來最嚴重的一次。新加坡和東南亞其他地區的數百萬人呼吸著有毒空氣,並想知道這是否會成為一個反覆出現的事件,一種不得不接受的新常態。9月18日,島嶼南部地區的汙染物標準指數(PSI)飆升至149,一小時PM2.5濃度高達每立方米181微克(µg/m3)。
通常,PSI高於100被認為是“不健康”的,而PM2.5濃度高於150µg/m3被認為是“高”的,超過世界衛生組織(WHO)空氣質量指南中關於空氣中顆粒物的“安全”閾值的10倍以上。PM2.5指的是一類直徑為2.5微米(µm)或更小的有毒顆粒物——小到足以進入我們的肺部和血液,並可能引起心血管和呼吸系統問題,特別是對於對細顆粒物敏感的個體。
衛星影像顯示,霧霾的來源是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和加里曼丹島上的熊熊森林大火,煙霧被風吹到鄰國。棕櫚油種植者,包括小規模和大規模的,而且通常難以追蹤,依靠火作為快速清理土地以建立種植園的手段。這些火災蔓延迅速且不可預測,並已導致印度尼西亞部分地區死亡人數上升,當地居民努力控制火勢。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關於塑造我們今天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除了印尼火災對當地和區域層面的人類健康和生物多樣性造成的直接威脅外,它們還加劇了全球氣候變化。肆無忌憚的焚燒森林正在嚴重消耗世界森林的碳儲量。森林與海洋一起,構成了地球上最大的碳匯,而這些粗暴的土地清理活動最終將二氧化碳釋放回空氣中,進一步使地球變暖。森林砍伐引起的氣候變化反過來可能透過熱浪和空氣滯留等極端天氣事件的日益頻繁發生,增加與空氣汙染相關的死亡。
因此,印度尼西亞林業部門的大量排放危及其根據《巴黎協定》實現氣候目標的機會,這也就不足為奇了。跨境霧霾深刻地提醒人們,許多國家在氣候變化政策方面正在落後,而且時間不多了。根據各國在《巴黎協定》中的承諾,目前世界正朝著到2100年危險的3.6攝氏度升溫軌道前進。只有少數國家——主要是發展中國家——似乎擁有與1.5–2攝氏度目標相符的充足減排目標。需要做更多的事情,而且要儘快。
為了彌合雄心與排放之間的差距,我們需要做的不僅僅是通常的互相指責。每個公民、公司、城市和組織都需要在“全員參與”的方法中發揮作用。我的團隊資料驅動實驗室(DDL)和一個研究人員聯盟上週釋出了一份新報告,該報告為以下事實提供了定量的可信度:來自個人、地方政府和企業的這些“自下而上”的行動是有影響力的。
我們的分析表明,城市、地區和企業可以幫助各國實現——在某些情況下,甚至超額完成——其在《巴黎協定》下的減排目標。在包括印度尼西亞在內的世界十大溫室氣體排放經濟體中,6000多個城市和地區以及1500家公司做出的氣候承諾,除了目前的政府政策外,到2030年每年可減少12億至20億公噸二氧化碳當量(GtCO2e)的排放量。
具體在印度尼西亞,七個城市和160多家公司的承諾可以在2030年將排放量在現有國家努力減排的基礎上,每年額外減少100至180公噸二氧化碳當量(MtCO2e)。這些減排可以使印度尼西亞目前的溫室氣體排放量降低3.5%至5.5%,從而有助於使排放水平更接近該國的減排目標。此外,當城市、地區和企業與國家政府在國際倡議中協同工作時,可能會產生新的協同效應,從而實現更大的減排。在印度尼西亞,此類倡議的承諾可以在2030年將排放量在目前國家努力的基礎上減少56%–59%,使該國能夠超額完成其減排目標。
9月23日,來自世界各地的政策制定者和商業領袖齊聚紐約市,在聯合國氣候行動峰會上宣佈應對氣候變化的新計劃。與此活動同期舉行的是一系列全球氣候罷工,超過700萬青年和成年人湧出學校、家庭和辦公室,向這些行動者發出資訊:“我們將盯著你們。”應對氣候變化這一生存威脅的視窗正在縮小。憑藉城市、地區、公司和公民的雄心勃勃的行動,採取“全員參與”的方法來解決土地和森林火災是可能的,這不僅可以緩解跨境霧霾,還可以幫助印度尼西亞等高排放國家重回正軌,實現其國家氣候目標,最終使世界有希望與1.5攝氏度的升溫限制保持一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