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宇航局開普勒任務因硬體故障而岌岌可危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美國宇航局官員於5月15日宣佈,這艘多產的行星搜尋飛船已經發現了一些已知的最有趣的系外行星,但突然失去了執行任務的能力。

美國宇航局的開普勒探測器於2009年發射升空,它依靠一組飛輪或反作用輪元件來穩定其望遠鏡的指向,使其對準銀河系中的一片恆星區域。開普勒需要四個反作用輪中的三個正常工作才能執行其系外行星任務,而該探測器已經在2012年7月失去了一個輪子。現在第二個輪子似乎也發生了故障,除非它能夠被修復,否則該探測器的搜尋太陽系外世界的任務可能就此結束。

美國宇航局艾姆斯研究中心的開普勒首席研究員比爾·博魯茨基在與記者的電話會議中說:“基本上我們需要三個輪子運轉才能為我們提供尋找行星所需的指向精度。” “如果沒有三個輪子,我們不清楚我們是否還能完成任何類似的任務。”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昨天,人們發現剩下的一個反作用輪發生了故障,該輪子已經有一段時間顯示出故障跡象。當宇宙飛船失去定向望遠鏡的能力時,它被程式設計為進入保護性安全模式。“昨天我們在地面上打開了天線,我們發現宇宙飛船處於安全模式,”美國宇航局艾姆斯研究中心的開普勒專案副經理查爾斯·索貝克說,他補充說,任務控制人員隨後試圖啟動反作用輪。“我們這樣做了,我們最初看到輪子有一些運動,但第四個輪子的速度又回到了零。” 他說,現在的計劃是將開普勒置於停車模式,這將儲存其燃料,同時任務規劃人員決定下一步該怎麼做。

開普勒已經識別出100多顆已確認的系外行星,包括迄今為止發現的幾乎所有大小與地球相當的世界。但是任務科學家們尚未交付天文學家一直在等待的獎品:一顆在類太陽恆星宜居帶中執行的地球大小的行星——換句話說,第一顆可能與我們自己的行星相媲美的行星。更重要的是,人們希望開普勒能夠揭示這類行星有多麼普遍,從而提供有關銀河系中存在多少潛在宜居地點的線索。

但博魯茨基表示,“我們正在順利進行”以確定宜居帶中大致地球大小的行星的普遍程度,並指出該探測器已經收集了大約兩年的資料“尚未完全搜尋行星”。美國宇航局科學任務理事會副局長約翰·格倫斯菲爾德補充說:“我們還沒有準備好宣佈任務結束,但無論如何,這都是一項非常成功的任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