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美國宇航局為計劃中的載人發射器設計的原型火箭於週三上午在佛羅里達州的天空升空,為這項新技術提供了無人飛行演示。100米高的阿瑞斯1-X型火箭由固體火箭助推器提供動力,從肯尼迪航天中心起飛,飛行到45公里的高度,然後在六分鐘後按計劃濺落在在大西洋中。
這次演習測試了阿瑞斯1號的元件,這是一種火箭,應該在未來十年內開始將宇航員送入軌道——當然,前提是美國宇航局繼續推進阿瑞斯1號,而不是將載人發射任務轉移給私營航天公司。後一種選擇是很有可能發生的,考慮到前航空航天業高管諾曼·奧古斯丁擔任主席的藍絲帶小組最近的報告。奧古斯丁委員會認為,在美國宇航局的預算限制下,阿瑞斯1號的完成只能以犧牲其他備受矚目的專案為代價,例如國際空間站。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發現和塑造我們今天世界的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週二早些時候的發射機會因惡劣天氣而受挫,週三的情況再次不太理想,但任務管理人員在美國東部夏令時上午 11:30 左右,在阿瑞斯1-X型火箭四小時發射視窗的末尾,找到了一個合適的發射機會。
兩次發射嘗試都關注的問題之一是摩擦起電——摩擦產生的靜電,在這種情況下是雲層與以超音速穿過雲層的火箭之間的摩擦。這種靜電積聚可能會擾亂機載電子活動。由於阿瑞斯1-X型火箭的發射主要側重於資料收集和測試,即使是暫時的儀器或通訊丟失也可能代價高昂。
週三觀看試射的任務管理人員:NASA/比爾·英格爾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