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在去年由一個機器人探測器進行的兩次飛掠中,行星科學家開始解開水星的一些謎團。水星是一顆難以從地球上研究的行星,自 20 世紀 70 年代以來,一直沒有航天器訪問過它。
今天,水星表面、空間環境、地球化學和測距探測器(MESSENGER)航天器將第三次近距離接近這顆行星,在 MESSENGER 於 2011 年 3 月進入水星軌道之前,提供最後一次近距離觀測。今天的機動將利用行星的引力進行軌跡輔助,最終在下午 5:55 左右(美國東部夏令時)最接近,距離約為 230 公里。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釋出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有影響力的故事。
在 MESSENGER 探測器於 2008 年 1 月首次飛掠之前,水星表面只有不到一半的區域甚至被拍攝過,而且這顆行星從未有過專門的軌道飛行器。人類對這個微小天體的唯一詳細觀察,來自於 1974 年和 1975 年“水手 10 號”探測器的一系列飛掠,由於它非常靠近太陽,極大地阻礙了地面觀測。
現在,MESSENGER 探測器已將行星表面地圖的覆蓋率提高到 90% 以上,並且在今天的飛掠期間應該會填補更多空白。但也許更重要的是,航天器的科學團隊已經使用了在前兩次飛掠期間收集的資料,以便在今天將他們的儀器對準看起來有趣的隕石坑和其他表面特徵。
MESSENGER 探測器在前往第三次飛掠途中拍攝的水星照片:NASA/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應用物理實驗室/卡內基科學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