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3月17日,經過曲折的、近七年的旅程,NASA的信使號探測器成為首個環繞水星執行的探測器,水星是距離太陽最近的行星。
信使號 (MESSENGER) 代表水星表面、空間環境、地球化學和測距 (MErcury Surface, Space ENvironment, GEochemistry, and Ranging),於 2004 年發射,踏上一條穿越內太陽系的向內螺旋路徑,行程近 80 億公里,並在到達水星軌道之前進行了多次行星飛掠。隨著信使號到達目的地,人類現在已經擁有了環繞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土星和月球的探測器。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 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信使號在為期一年的主要科學任務期間的任務包括:製作水星地形圖,並描述該行星的磁場和地質歷史,包括火山活動在其相對近期的過去所起的作用。任務的科學階段計劃於 4 月 4 日開始,屆時任務科學家將有機會檢查信使號的狀態,它在強烈的太陽輻射環境中執行,並啟動航天器的儀器。但是,信使號已經告訴行星科學家很多關於水星的資訊,在 2008 年和 2009 年航天器在前往軌道的途中進行了三次飛掠之前,水星只進行了部分測繪。這些飛掠填補了大部分製圖空白,併為即將到來的科學研究提供了一些誘人的線索。
美國卡內基科學研究所的肖恩·所羅門(信使號首席研究員)在 NASA 準備好的宣告中說:“儘管水星離地球很近,但幾十年來,這顆行星的探索相對較少。歷史上首次有科學觀測站在我們太陽系最內側的行星周圍執行。水星的秘密,以及它們對類地行星的形成和演化的影響,即將被揭示。”
2008 年信使號拍攝的水星照片:NASA/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應用物理實驗室/卡內基科學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