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照片永遠無法完全捕捉到冰川冰閃耀的藍色色調,所以幾年前我到南美洲揹包旅行時,參觀了巴塔哥尼亞的佩裡託·莫雷諾冰川,我很高興能拍到這個角度的照片:阿根廷國旗的藍色讓你感受到冰的藍色在現實中看起來是什麼樣的。佩裡託·莫雷諾冰川仍在繼續前進,但世界上絕大多數冰河都在退縮。忘掉模型、抽象概念和誇張言辭:定期去看看冰川,你就會親眼目睹氣候變化。
但是,我們如何才能確定冰川融化是真正的全球現象,而不是一系列不具代表性的軼事呢?隨著當地和全球條件的變化,個別冰川一直在退縮和前進。為了瞭解區域和行星的情況,氣候科學家過去不得不從對個別冰川的實地研究中進行推斷。大約十年前,他們才開始透過測量地球引力場在全球範圍內監測冰川。
我最近在參觀南洋理工大學的新加坡地球觀測站時,遇到了一位分析這些資料的科學家,地球物理學家艾瑪·希爾。她和她的同事上個月發表了一篇論文,探討了阿拉斯加冰川融化的影響,而且它們比我預期的要複雜得多。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有助於確保關於當今塑造我們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資料來自2002年發射的NASA-德國聯合GRACE衛星。它實際上由兩顆衛星組成,它們使用微波鏈路來監測它們之間的距離的細微偏差。當衛星經過引力較強和較弱的區域時,它們會靠攏或分開,這表明我們的星球不是一個密度均勻的完美球體。在數學上,科學家用球諧函式來表示引力場,球諧函式量化了不同角度尺度上的起伏。GRACE的解析度達到幾分之一度,資料集由數百萬個數值係數組成。
我發現最吸引人的是資料的豐富性。冰川對地球引力場有多種影響。首先,它們是巨大的質量塊,對衛星產生直接的引力。其次,它們還會牽引附近的海水,導致區域性海平面上升,這反過來又作用於衛星,放大了冰的直接影響。第三,冰川會壓低陸地,向下擠壓地殼。在我們討論的時間尺度上,地表下沉是彈性的,就像彎曲一塊木板一樣,而不是像岩石的流體流動。
後兩個影響使冰川融化對當地海平面,即給定位置海面相對於海岸線的高度,的影響變得複雜。雖然隨著冰川融化和海水變暖膨脹,全球平均海平面每十年上升幾釐米,但極地地區的當地海平面可能會下降,因為水不再被引力吸引到冰川,而擺脫冰的束縛的陸地會重新向上彈起。
在阿拉斯加,希爾的團隊估計海平面每年下降近1釐米——這對阿拉斯加來說是個好訊息,但這隻會加劇熱帶地區的海平面上升。在其他地方,五年前公佈的第一批GRACE結果顯示,格陵蘭島的冰融化速度比預期的要快得多。最近的研究結果表明,那裡和南極洲的融化速度都在加快。
考慮到融化的冰蓋可能是最大的氣候威脅,你可能會認為各國政府會優先監測它們。唉,像許多其他地球觀測任務一樣,GRACE很可能在其替代品準備就緒之前就報廢了。機載電池不再能夠充滿電,因此必須迴圈開關儀器,導致資料丟失。“衛星已經老化了,”GRACE的科學運營經理,德克薩斯大學的斯里尼瓦斯·貝塔德普爾說。
作為一種緩解,以沒有想象力的名稱命名的GRACE後續任務,還需要五六年才能到來,這意味著任務之間不會有重疊,以幫助校準新儀器。其他儀器可以提供部分覆蓋,尤其是歐洲的GOCE任務,但GOCE的設計目的是實現高空間解析度,而不是跟蹤隨時間的變化。在我們不關注的時候,許多美麗的藍色冰將變成美麗的藍色海洋。
喬治·馬瑟攝。圖表由新加坡地球觀測站的艾瑪·希爾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