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在美國,每年可能很難避免進行核磁共振成像、實驗室分析或至少X光檢查。但在貧困地區,醫療技術——從昂貴的篩查機器到簡單的裝置——往往像懂得如何操作它們的專家一樣稀少。因此,為了在全球範圍內改善健康,許多善意的組織和政府向缺乏這些技術的地區捐贈新的或二手裝置或藥品。
這些捐助無疑在許多地方挽救了生命並改善了健康狀況,但往往這些技術卻被閒置——或誤用——因為它們與落地環境不匹配,這是根據7月31日在《柳葉刀委員會》線上發表的一份新報告得出的結論。由全球健康創新研究所的彼得·豪伊特領導的作者指出,其中一些捐贈甚至可能“給接受者帶來負擔”。報告顯示,例如,發展中國家約40%的醫療保健裝置目前未使用,而發達國家這一比例不到1%。
作者指出,絕大多數醫療技術是為發達國家設計和銷售的,因此需要“在醫療保健方面的高支出、可靠的能源供應和大量訓練有素的醫療保健專業人員”。但是,當這種技術在沒有仔細規劃的情況下部署在中低收入國家時,可能會弊大於利。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例如,捐贈給甘比亞一家醫療中心的製氧機需要的電壓與當地可用的電壓不同。工作人員隨後不得不嘗試找到使機器工作的方法,但徒勞無功,從而浪費了寶貴的時間和精力。報告作者指出,“因此,只有當捐贈者和接受者共同努力確定有益技術”,並提前弄清楚如何最有效地使用該技術時,才應捐贈技術”。
研究人員得出結論,傳播醫療技術的更好方法是專注於尋找和開發“專門為滿足低收入國家需求而設計的節儉技術”。這方面的一個簡單例子是齋浦爾假肢,目前已在22個國家/地區使用。這種基本的橡膠假肢沒有專利,可以在當地製造,因此價格低至40美元。與更先進的假肢(價格可能高達8,000美元以上)不同,這種假肢甚至不需要穿鞋即可行走。
創新 часто未能被採納的另一個原因是,缺乏使創新發揮作用的必要程式。例如,疫苗通常需要足夠大的覆蓋率才能建立群體免疫並消除感染。在偏遠地區,可能難以傳播公共衛生資訊並跟蹤需要接種疫苗的個人。孟加拉國的一位免疫官員建立了一個專案,該專案從兩個地區的孕婦那裡獲取預產期、地點和聯絡資訊。這樣,疫苗接種者就可以大致瞭解新生兒何時出生以及如何聯絡母親,以確保孩子們接種疫苗。在他的監督下,僅一年內,這兩個省份的免疫接種率就從67%躍升至85%,從60%躍升至79%。(他因其工作而獲得了蓋茨疫苗創新獎。)
最後,創新 часто在資源匱乏地區失敗,因為沒有足夠多的訓練有素的專業人員來實施它們。打破這一障礙的一種方法是遠端醫療,可以透過網際網路甚至蜂窩電話網路實施,這些網路現在覆蓋了全球90%的人口。例如,非洲遠端皮膚病學專案已允許拍攝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數百例皮膚病病例並上傳,供美國、澳大利亞或歐洲的專家審查。
當然,美國自身也有一些需要趕上的地方。幾年前,印度大約60%的醫院使用電子健康記錄來跟蹤手術,而美國只有不到20%的手術記錄在EHR中。倫敦帝國學院的阿拉·達爾齊勳爵是這份新報告的合著者,他在一份準備好的宣告中說:“技術正在為全球健康做出重大貢獻,但它可以做得更多。” 看來,無論是在國外還是在國內,情況都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