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7月25日,法國電影編劇/導演呂克·貝松的動作驚悚片《超體》在全國各地上映。影片的前提是,由斯嘉麗·約翰遜扮演的主角接觸到一種藥物,這種藥物解鎖了她的大腦,賦予了她超人的認知能力。電影製作說明[PDF]詳細闡述道
“……長期以來,人們一直假設人類在任何給定時間只使用了我們大腦容量的一小部分。幾個世紀以來,推測性科學一直在假設,如果人類真的能夠超越這個極限,將會發生什麼。事實上,如果我們大腦的每個區域都同時活躍,我們的意識和新獲得的能力將會發生什麼?如果人腦中 860 億個密集排列的神經元同時放電,那麼這個人實際上會變成超人嗎?”
我們人類擁有大量的灰質儲備,只是靜靜地等待被召喚投入使用,這種想法顯然很有吸引力,但沒有科學證據支援它。而貝松依賴這個迷思的奇怪之處在於,根據製作說明,他據稱是為了使故事情節在科學上合理而出發的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關於塑造我們今天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儘管貝松認為擴充套件大腦容量的想法可以產生巨大的動作驚悚片素材,但他特別希望至少部分地將《超體》建立在科學事實上。”
顯然,他忽略或無視了許多科學家,他們肯定會告訴他,我們只使用大腦的一小部分(通常是10%)的想法是錯誤的。正如溫哥華西蒙弗雷澤大學大腦行為實驗室的巴里·L·貝耶斯坦在《大眾科學》的一篇文章中解釋道
“……大腦像我們所有其他器官一樣,是由自然選擇塑造的。大腦組織在生長和執行方面都需要代謝成本,而且難以置信的是,進化會允許在構建和維持如此大規模未充分利用的器官上浪費資源。此外,臨床神經學的大量證據也加劇了人們的懷疑。因事故或疾病而失去遠少於 90% 的大腦,會造成災難性的後果。更重要的是,觀察頭部受傷的影響表明,似乎沒有任何大腦區域可以被中風、頭部創傷或其他方式破壞,而不會給患者留下某種功能缺陷。同樣,神經外科手術期間對大腦中各點的電刺激,到目前為止未能發現任何休眠區域,在這些區域中,施加這些微小的電流不會引起任何感覺、情緒或運動……”
我們也不會定期只使用大腦的一小部分,正如科學作家羅賓·博伊德在《大眾科學》的一篇文章中報道的那樣。她引用了約翰·霍普金斯醫學院的神經學家巴里·戈登的話
“‘結果證明,我們幾乎使用了大腦的每個部分,而且大腦[大部分]幾乎一直處於活躍狀態,’戈登補充道。‘讓我們這樣說吧:大腦占人體體重的 3%,卻消耗了人體 20% 的能量。’”
然而,僅僅因為我們已經在使用我們的大腦,並不意味著我們不能增強其能力。鍛鍊和飲食可以提高認知能力。一些研究人員認為認知訓練可以使人更聰明。
至於認知增強藥物,少數可用的藥物,如利他林和普羅維吉爾,與露西在電影中接觸的化合物截然相反。這些藥物不是刺激大腦的所有神經元來感知環境中的一切,而是幫助人們集中注意力。然而,結果好壞參半,正如我的同事加里·斯蒂克斯所觀察到的
“如今大多數認知增強劑都能提高我們集中注意力的能力——但大多數好處都歸於那些有注意力缺陷的人。它們使患有 ADHD 的孩子能夠學習乘法表,但對於那些平均注意力或更高的人來說,這些藥物有時會引發可笑的事故。
你可能本來打算為了[漢語水平測試]而突擊學習,但你很可能會被最平凡的瑣事分散注意力:你可能會為了喝水而從課本上起身,並在接下來的兩天裡更換廚房水槽中漏水的管道。注意力的焦點‘粘’在你的眼前,一位拿著語言撬棍的朋友必須把你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