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獨有害於國民健康

研究強調社會隔離在疾病和死亡率方面的作用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得益於卓越的新技術和社交媒體的廣泛使用,我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互聯”。然而,作為一個國家,我們也更加孤獨。事實上,最近一項研究發現,令人震驚的47%的美國人經常感到孤獨、被排斥,並且缺乏與他人的有意義的聯絡。這種情況在所有年齡段都存在,從青少年到老年人。

認為自己孤獨、孤立或與他人疏遠的人數已經達到流行病級別,無論是在美國還是在世界其他地區。事實上,早在二十年前,《獨自打保齡球》一書就指出了美國人日益增長的孤立感以及隨之而來的“社會資本”的喪失。例如,在日本,估計有五十萬人(被稱為蟄居族)將自己封閉起來長達數月。在英國,十分之四的公民報告感到長期、深刻的孤獨,促使設立了一個新的內閣級別的職位(孤獨大臣)來應對這個問題。

雖然孤獨的這種“流行病”日益被認為是社會問題,但較少被認識到的是孤獨作為健康的關鍵決定因素所起的作用。孤獨可能是致命的:前衛生局局長維韋克·穆爾蒂等人也這樣認為,他強調了這種嚴重的健康威脅。據估計,孤獨會使人的壽命縮短15年,其影響相當於肥胖或每天吸菸15支。最近一項研究揭示了孤獨與癌症死亡風險之間令人驚訝的關聯,指出了孤獨在癌症病程(包括對治療的反應)中所起的作用。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方式是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當今塑造我們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生物學家已經表明,孤獨感會觸發應激激素的釋放,而應激激素反過來又與更高的血壓、對感染的抵抗力下降以及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的風險增加有關。甚至有證據表明,這種感知到的社會隔離會加速認知和功能衰退,並且可以作為阿爾茨海默病的臨床前徵兆

長期以來,人們一直認識到,社會支援——透過提供營養豐富的食物、安全住房和就業機會——對身心健康產生積極影響。研究反覆表明,社交聯絡較少的人死亡率最高,這突顯了社會隔離會透過缺乏獲得臨床護理、社會服務或所需支援的機會來威脅健康。

然而,主觀的孤獨感(許多人即使在被他人包圍時也會經歷)如何威脅健康可能不太直觀。重要的是要認識到,社群內以及社會不同階層之間,社會凝聚力、相互信任和尊重感對於福祉至關重要。在社會兩極分化日益嚴重,且因爭議性政治和尖刻的電視新聞而加劇的時代,這或許尤其如此。

這些新的統計資料突顯瞭解決這種“疏離和絕望的流行病”並增加社會支援的迫切需要。在美國,預期壽命首次下降,而“絕望死亡”(來自自殺、毒品和酒精濫用)的人數,尤其是在白人男性中,正在上升。因阿片類藥物過量或自殺而死亡的機率現在高於在機動車事故中死亡的機率

那麼,可以做些什麼來對抗普遍存在的孤獨和失範呢?好訊息是,美國和世界各地已經有成功的典範。諸如“送餐上門”和幫助熱線等專案,安排志願者與孤獨者(無論是老年人還是處於危機中的青少年)之間的電話聯絡,為感到極度孤立的人提供直接的社會支援。代際倡議,如荷蘭的痴呆症友好村莊、西雅圖的代際學習中心和全球家庭共享計劃,為老年人與兒童和年輕人建立有意義的聯絡提供了獨特的機會。

社群參與專案,如芝加哥第二城市即興工作坊,旨在透過歡笑來解決社交焦慮和孤獨感。 Aspen Institute 的“編織:社會結構”專案、紐約的“老年友好型”和英國的“國家醫療服務體系”等政策舉措提供了戰略援助——鼓勵患者參與社交活動,而不是求助於處方藥。當然,資訊科技也可以成為解決方案的一部分:正在開發“增加社交性”的應用程式,以對抗孤獨。我們有很好的榜樣。我們必須優先考慮進一步投資。

但也許同樣重要的是,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向可能孤獨的人伸出援手:隔壁從沒有訪客的老年人,感覺隱形的無家可歸者,或者被新生兒的責任壓得喘不過氣來的母親。透過建立簡單的人際關係,我們可以挽救生命。

健康和福祉在很大程度上是社會性的。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在當今這個超連線的世界中,如果我們想成為一個更健康的國家,就必須正面應對日益嚴重的孤獨公共衛生危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