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你失散多年的祖先嗎?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在2010年春天,世界認識了南方古猿源泉種,這是一種近兩百萬年前的人類親屬,其遺骸在南非約翰內斯堡郊外的一個地點被發現。從各方面來看,這都是一項非凡的發現:兩具儲存完好的部分骨骼——一具是青少年男性,另一具是成年女性——並且有望發現更多個體。這些化石表現出驚人的特徵組合,既有原始南方古猿(露西的族群)的特徵,例如小腦容量,又有與我們自己的屬人屬相關的特徵——例如小牙齒。這種解剖學上的混合促使發現團隊將它們歸為一個新物種,並提出它可能是人屬的祖先。激烈的辯論隨之而來。

快進到去年九月,當時該團隊發表了關於這些化石的第二輪論文,這次更深入地探討了南方古猿源泉種的解剖細節。馬賽克主題仍在繼續。例如,在那個小腦中,研究人員發現了更類似人屬的灰質重組的跡象;在它的手中,他們觀察到纖細的手指(一種類似南方古猿的特徵)與一個長拇指配對,這將使它能夠像人類一樣精確抓握;在它的腳上,他們發現了一個猿類般的腳跟骨伴隨著人類般的踝骨。這樣的例子不勝列舉。

南方古猿源泉種化石觸及了關於人類進化一個核心問題的本質:即,人屬從何而來?古人類學家擁有大量的南方古猿化石,以及豐富的晚期人屬化石。但他們幾乎沒有關於我們屬起源的線索。南方古猿源泉種可能是我們失散多年的祖先嗎?如果威特沃特斯蘭德大學的發現者李·伯傑和他的團隊是正確的,他們的化石可能會顛覆一些關於我們如何成為人類的珍視觀點。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我來到約翰內斯堡是為了更好地瞭解這個令人難以置信的激動人心且複雜的故事。我一直在拜訪伯傑和他在威特沃特斯蘭德大學的同事,以瞭解南方古猿源泉種化石以及該團隊如何從中提取資訊。我將與研究人員一起待上一週,檢視化石、採訪團隊成員並參觀發現地點(那裡有更多的化石等待出土)。我會在《大眾科學觀察》部落格上釋出更新。所以請關注並提出您在下方評論區中的任何問題。我將盡力為您解答——您的反饋將幫助我撰寫一篇關於這項改變遊戲規則的發現的專題文章。

 

 

 

 

Kate Wong is an award-winning science writer and senior editor at 大眾科學 focused on evolution, ecology, anthropology, archaeology, paleontology and animal behavior. She is fascinated by human origins, which she has covered for more than 25 years. Recently she has become obsessed with birds. Her reporting has taken her to caves in France and Croatia that Neandertals once called home, to the shores of Kenya's Lake Turkana in search of the oldest stone tools in the world, to Madagascar on an expedition to unearth ancient mammals and dinosaurs, to the icy waters of Antarctica, where humpback whales feast on krill, and on a "Big Day" race around the state of Connecticut to find as many bird species as possible in 24 hours. Kate is co-author, with Donald Johanson, of Lucy's Legacy: The Quest for Human Origins. She holds a bachelor of science degree in biological anthropology and zoology from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Follow Wong on X (formerly Twitter) @katewong

More by Kate Wong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