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科學領域獲得成功:林道諾貝爾獎獲得者大會,第四天

加入我們科學愛好者的社群!

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在第 62 屆林道諾貝爾獎獲得者大會正式全體會議演講的最後一天,各位獲獎者在向與會的學生描述他們的研究經歷時,分享了一些經驗教訓,從培養專業知識到在面對質疑時堅持不懈。

(您可以在這份深度報道中閱讀我們本週對林道會議的所有報道,包括出席會議的青年科學家“30 位 30 歲以下”人物系列。另請參閱 林道諾貝爾社群 部落格。)

丹·謝赫特曼因發現準晶體而獲得 2011 年諾貝爾化學獎,他談到了使用透射電子顯微鏡(TEM)發現這些材料的過程。從 1912 年到 1982 年,所有發現的材料都是有序且週期性的。“我的發現故事是科學領域的一次正規化轉變,”他說。當他發現一種準晶體材料,它是有序的但不是週期性的,他在 1984 年提交給物理學期刊的第一篇論文“就像一場網球比賽”:“一來一回,又回到了我的桌子上。”第二家期刊在幾個月後發表了它。最終,一篇發表在《物理評論快報》上的論文才得以進入學術界:“當這篇論文發表後,徹底炸開了鍋。”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有助於確保未來能夠繼續刊登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具有影響力的報道。


謝赫特曼說,他經歷了多年的拒絕。“有一段時間我感到非常孤獨。” 例如,萊納斯·鮑林反對準週期性的觀點:“不存在準晶體,只有準科學家。” 最終,“當他去世時,反對的聲音也隨之消失了,”謝赫特曼說。 他提出了兩點經驗教訓:

首先,他說,“成為某個領域的專家。” 為什麼準晶體在 1982 年之前沒有被發現? 它們並不罕見。 它們通常是穩定的。 它們也不難製造。 謝赫特曼說,不同之處在於需要在 TEM 中使用更好的工具——以及有專業知識使用它的人。

其次,要有毅力:“就像一條羅威納犬:咬住不放。” 當你發現一些東西時,你必須要有毅力。 問:“這意味著什麼? 你不要放手。”

達德利·赫施巴赫因在化學過程動力學方面的工作而分享了 1986 年諾貝爾化學獎,他在他稱之為“化學奇術”的“三個寓言”中發現了美和奇蹟,這三個寓言分別是:巖沙海葵毒素的發現、性和單個甲基之間的聯絡以及靛藍的合成。 他將巖沙海葵毒素(已知毒性最強的分子之一)的創造比作“貝多芬創作他的交響曲”。 他注意到生物學中一個甲基的交換所帶來的顯著變化。 在一個改變一個甲基的突變中,一個 XY 嬰兒擁有女性解剖結構,但卻是不育的。“這難道不會讓你思考一下嗎?”他問道。“如果一個甲基不在它現在的位置,我們的社會會變成什麼樣?” 一個甲基的差異也造成了雌激素和睪酮之間的差異。 最後,他播放了一首 1933 年科爾·波特歌曲,這首歌勸誡科學家們去檢驗自然:“去實驗!你就會明白。”(歌詞在此。)

哈里·克羅託爵士認為,實驗的一部分是探索其他創造性的出口。 他展示了他的插圖、圖形和攝影作品。“我認為開放你的創造能力非常重要,”他說。“我們用雙手製作東西。 這正是科學的縮影。” 他指出,建築也很重要——巴克敏斯特·富勒的圓頂為碳-60 分子提供了線索。

保持開放意味著不全盤接受表面價值。 克羅託引用澳大利亞科學家約翰·康福思的話說:“科學家不相信:他們會去驗證。” 態度很重要:無論你做什麼,“確保你全力以赴。 不要做任何二流的事情。” 他還鼓勵在場的青年科學家在從維基百科到他自己的 Geoset 專案等平臺上分享他們的知識。

當然,他說,成為一名科學家是有好處的。“成為科學家的最佳理由:我們是唯一真正的國際大家庭,”克羅託說,不受任何特定國家的利益束縛。“宇宙才是我們的主人。”

“科學只告訴你如何思考,”他總結道。“其他人告訴你思考什麼。 思考一下吧。”

Mariette DiChristina, Steering Group chair, is dean and professor of the practice in journalism at the Boston University College of Communication. She was formerly editor in chief of 大眾科學 and executive vice president, Magazines, for Springer Nature.

More by Mariette DiChristina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