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如何預防下一次疫情爆發?

我們的規劃需要考慮到物種、生態系統和人類社會之間複雜的相互聯絡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僅反映作者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當全世界都在應對 COVID-19 疫情時,我們不能目光短淺。我們現在還需要對如何預防未來的人畜共患病疫情爆發進行優先排序。

地球上所有生命的健康息息相關。COVID-19 疫情爆發鮮明地提醒我們一個不容忽視的基本事實:人類、動物、植物和環境的健康與福祉都內在關聯,並深受人類活動的影響。健康不僅僅是沒有傳染病;它還必須包含社會經濟、政治、進化和環境因素,同時考慮個體屬性和行為。

因此,迫切需要採取多學科方法,整合並資助動物、生態系統和人類健康領域的專家。聯邦政府已採取關鍵行動,但我們需要從自然資源保護主義者、社會科學家、生態學家和野生動物管理者那裡學習,他們對於確保我們的公共健康至關重要,因此需要採取進一步的有針對性的行動。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創作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報道。


冠狀病毒,如導致 COVID-19 的新型冠狀病毒 SARS-CoV-2,並非罕見。人類和動物自然地攜帶並傳播多種病原體,包括這些病毒。病毒會感染宿主,導致疾病甚至死亡。它們也可能是無害的,未受干擾的人類或動物成為它們的“儲存宿主”。

對這種冠狀病毒的無知現象十分普遍。世界衛生組織稱虛假資訊的傳播為“資訊疫情”。它像病毒一樣在社交媒體上傳播。我們應該更清楚地認識到這一點。世衛組織估計,約 60% 感染人類的病毒來自動物。這種現象被稱為“人畜共患病”。世衛組織發現,過去十年中 75% 的新發傳染病是人畜共患病。

我們能做些什麼來預防下一種新發病毒的感染?如果今天能夠避免 HIV/AIDS 大流行,我們會付出什麼代價呢?HIV/AIDS 是一種慢病毒,據追溯,它源於西非人類與受感染的黑猩猩和白眉猴的接觸。2002 年的 SARS 疫情始於人類與哺乳動物果子狸的接觸,而果子狸是被蝙蝠感染了冠狀病毒。

我們需要記住,野生動物與人類接觸介面的人畜共患病溢位既不是一次性事件,也不僅發生在遙遠的土地上。我們熟知的人畜共患病包括狂犬病、西尼羅河病毒、鼠疫、沙門氏菌病、漢坦病毒或萊姆病。人類一直在努力避免這些動物源性疾病。

我們與野生動物的接觸介面受到土地利用變化、伐木/森林砍伐等活動、農業向以前未受干擾地區的擴張以及大規模野生動物貿易的影響,所有這些都改變了病毒的正常迴圈,並改變了病毒儲存宿主的組成、丰度和行為。這些變化增加了攜帶病毒的動物與人類之間的接觸率(反之亦然)。

本傑明·富蘭克林在 1736 年建議說:“一盎司的預防勝過一磅的治療。” 我們每個人不都在經常洗手以防止接觸病毒嗎? 我們的全球社會是否不需要對困擾我們的“細菌”做更多的事情? 棲息在野生動物體內的病毒會感染家養動物,同樣,家畜疾病也會大量消滅最後的野生動物種群。

非洲豬瘟目前正在亞洲各地摧毀生豬生產,並威脅著歐洲和北美的農場。對於東南亞高度瀕危的野豬物種來說,這種病毒可能是最後的打擊。

世界大部分地區仍然未能在家畜生產以及動物及其產品貿易中實施全球衛生標準。大規模的城市野生動物消費沒有任何標準,永遠不能被認為是衛生和安全的。世界各地的人們都面臨風險。

我們能做什麼?

2019 年 10 月,在中國出現疫情的幾周前,野生動物保護學會和德國政府建議採取強有力的行動來加強全球健康。《柏林原則》以“同一個地球,同一個健康,同一個未來”為主題,提出了 10 項實用步驟,為健康社群開出了處方。各級政府都應聽取這些指導方針。

透過《柏林原則》,社群可以更好地“將對人類和動物健康的理解與環境健康相結合”,並採取行動恢復和維護健康的生態系統,以避免疾病的釋放。

等到疾病感染人類才採取行動就太晚了。COVID-19 現在已遍佈全球,公共衛生官員正在加班加點地檢測、追蹤、隔離和治療新病例。當政府實驗室和製藥公司競相尋找這種病毒的疫苗時,我們絕不能失去重點。

相反,我們必須制定適應性強、全面且具有前瞻性的方法,用於新發傳染病的檢測、預防、監測、控制和緩解,這些方法應包含物種、生態系統和人類社會之間複雜的相互聯絡,同時充分考慮有害的經濟驅動因素和不良補貼。

雖然特朗普總統最近簽署的兩黨 80 億美元補充撥款,用於分配緊急資金以應對 COVID-19 大流行至關重要,但我們能夠而且必須做得更多,以確保我們在下一次人畜共患病疫情爆發之前領先幾步,方法是在國際範圍內支援政策努力,永久關閉所謂的“溼貨市場”,這些市場交易和販運野生動物供人類食用,並繼續資助全球野生動物監測。

在我們緊急救治病患的同時,我們必須緊急擁抱“同一健康”方法,並採取行動增加對全球人類、家畜、野生動物、植物和生態系統健康基礎設施的跨部門投資,以及與新發傳染病對地球生命構成威脅的緊迫性相稱的生態系統保護國際資助機制。

閱讀更多關於冠狀病毒爆發的資訊,請點選此處

© .